草根站长
老司机 路子野 随时超车
稳定币的巨额利息去哪了?迄今为止,基于美元的稳定币,如Tether的USDT,或者Circle的USDC并不向其持有人支付任何利息,这种情况或许将在2019年发生改变。现在稳定币的用户实际上正在向稳定币提供商提供免费贷款来换取服务(数字转账的银行美元证书),不同种类的稳定币在这点上区别并不大。
01稳定币更类似于在线银行
随着整个稳定币细分市场的发展,当前市场上稳定币的形式更像现实生活中的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也可以称之为钞票)。稳定币提供商可以理解为数字加密世界里的银行,用户购买稳定币的行为可以理解为往银行存款,银行的每一元存款相应的都会发行一张银行券,给到用户手中就是一枚稳定币。
稳定币提供商通过将客户的资金存入银行并从这些存款中收取利息来赚钱。在撰写本文时,五大稳定币共持有26.7亿美元的客户存款。按照每年2.5%利率,这些存款为他们每年带来6750万美元的收入。此外,Circle已经宣称:“在将来,他们也可能将这些法币基金投资到高流动性、AAA级的固定收益证券。”
相反的,如果没有利息收入,那么这种商业模式也不存在。由于日本央行(BoJ)和欧洲央行(ECB)的零利率政策,基于欧元和日元的稳定币完全没有竞争力。
为了评估未来的稳定币市场,让我们先来看看今天的美国银行市场。虽然许多实体银行的全国平均利率仍为0.1%甚至更低,但在线银行已经开始在价格上发力。他们可以把银行间资金拆借贷款所获取的大部分利息(目前约为2.7%),直接提供给存款客户来实现这一目标。
结果导致了价格战,高盛,汇丰和巴克莱等主要银行以及美国运通或财富前线等金融科技公司都开始提供支付超过2.1%的在线储蓄账户。
实体银行实际上可以在低得多的利息价格下生存,因为它们以分支银行、ATM网络以及个人支持的形式给客户提供辅助服务,这些服务也受到客户的重视。他们的客户倾向于重视这些本地银行提供的个人联系和舒适度,而在线银行的客户普遍来说对价格更敏感。
比较来说,稳定币提供商则更近似于在线银行。它们都提供大致相同的服务和安全级别,退出成本很小——稳定币用户不会被锁定在任何抵押或保险合同中,并且更换他们的提供商只需几分钟。
02价格战可能是稳定币的竞争推手
2017年时,Tether似乎已经在他们背后塑造出一个全新的、完全受监管的稳定币。但是到了2018年,Tether却并没有做那么多事情来改变他们的形象并变得更加透明,而新的竞争对手又很快失去了他们的护城河。
因为很难跟你的竞争对手产生任何实质的区别,所以在FUD(指恐惧、不确定及疑惑)战争和确保透明度的战争之后,下一次的竞争推手可能是价格战。
稳定币提供商必须开始支付利息给其持有人,否则就有可能出局。当Gemini曾短暂允许顾客以0.99美元的价格购买他们的1美元代币时,我们看到了这一点?——整整1%的折扣。
实施利息支付的最简单方法是每隔一两个月向所有地址发送一次。利息支付将开始以市场定价的方式进行,它跟债券ETF分红前后股息的方式相同,持有人不必操心任何事情。
因此,稳定币市场即将为其用户带来更多利好,而稳定币提供商的处境则相对糟糕,他们的利润率将会下降。长期以来,我们推测美元支持的稳定币处于过度投资的状况,因为在这个领域拥有任何护城河都是很困难的。
实际上基于净息差运行稳定币是一种很脆弱的商业模式。提供商不仅容易受到激烈竞争的影响,而且还降低了可以打扫战场的利率。尽管如此,目前的“绅士协议”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拭目以待,看看哪个稳定币将首先跳出来开启价格战?
但除了价格之外,稳定币的透明度也会成为投资者的选择标的之一,只有真正解决了信任问题,投资者才不会瞻前顾后。不久之后,美元抵押型稳定币也将发展到大洗牌的阶段,可以预见大浪淘沙之下市场将不会再这么拥挤。
03监管的重要性
加密货币投资市场巨大的风险波动特性使得具有天然避险壁垒的稳定币开始走红,但稳定币的稳定性却在市场检验中出现裂痕。
法币与稳定币的兑换是双向的,随时入金,随时出金,而在监管之下,这种出入金将变成稳定币提供商对法定货币的无限法偿。就在去年,受监管的GUSD和PAX一经发布便引发了一轮稳定币讨论热潮,尽管只是通过了纽约金融服务部的批准,SEC和美联储并未对此表态,但这并不妨碍人们认为这释放了一种积极的信号。
拥有监管的稳定币项目就像开银行,而得到政府监管就相当于拿到了正规的银行经营牌照,相当于是一个强大的背书,更有利于得到投资者的信任。而没有监管的稳定币除了存在币值无法稳定的风险之外,也会有随时跑路的风险。
但这也不是必然的,由于目前各国对于数字货币的态度依然捉摸不定,受监管的稳定币轻易不会出现,投资者在选择稳定币时主要是考察背后的提供方以及其发行原则和透明度设计等等,以此评估是否值得长期投资。
在经过大洗牌之后,留下来的优质稳定币或许会得到一些国家的认可,受监管稳定币出现的时间应该不会太久远。
套利( spreads): 指同时买进和卖出两张不同种类的期货合约.交易者买进自认为是"便宜的"合约,同时卖出那些"高价的"合约,从两合约价格间的变动关系中获.套期保值,是指企业为规避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月份相同或相近原则 该原则要求投资者在进行套期保值操作时,所选用期货合约的.拓展资料一、区块链的确是大势所趋拆拿虚,投资区块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进入区块链行业. 2、与区块链相半而生的是数字货币市场,各种数字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坊、莱特币等.二、币圈合约能玩,但是币圈子不太推荐币圈新人玩合约,主要是小白没有经历过币圈的大起大落,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做合约,首先心态要平稳,亏钱后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要学会复盘,总结教训;其次,不能太贪,要懂得落袋为安;要懂得及时止损,不要逆势操作。第四,横盘时多看少动。找准变盘点位入场。有一个小窍门,如果指数跌了很久,目前处于横盘期,指数一直跌下不去前低的点位,就意味着前低点是支撑位,这就是做多的机会;涨时也是,一直涨不过前高,就是做空的机会。三、套利亦称“利息套汇”。主要有两种形式:(1) 不抛补套利。即利用旅燃两国资金市场的利率差异,把短期资金从低利率的市场调到高利率的市场投放,以获取利差收益。(2) 抛补套利。即套利者在把短期资金从甲地调到乙地套利的同时,利用远期外汇交易避免汇率变动的风险。套利活动会改变不同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各地短期资金的利率趋于一致,敏埋使货币的近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差价缩小,并使资金市场的利率差与外汇市场的汇率差价之间保持均衡,从而在客观上加强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
Luna币的崩盘成为压垮币圈的导火索。多米诺骨牌一个个倒下,短短两个月,曾经的“币圈大佬”们风光不再,有的资产大量缩水,有的还背上了巨额负债,有的疑似卷款跑路...... 币圈暴富神话破灭,徒留一地鸡毛,和苦逼的债主们。而这,仅仅还只是开始,更大的危机还在酝酿。 1 币圈百亿巨头轰然倒下 最近,币圈雷曼危机还在持续蔓延,暴雷的一个接着一个,但其中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三箭资本。 自成立以来,三箭资本一直专注于加密货币领域的投资,除了直接投资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货币之外,也投资DeFi、NFT等各类加密项目。三箭资本在全球新兴市场的外汇交易中占据重要地位,一度占据全球新兴市场外汇交易量近8%的份额。今年3月,三箭资本管理的资产一度超过100亿美元,是加密货币领域最活跃的投资机构之一。 但这家一度掌管100亿美元资金的币圈对冲基金,在稳定币TerraUST及其姊妹币Luna崩盘后引起的一系列“蝴蝶效应”中,快速经历了流动性危机、申请破产清算、再到被传跑路,堪称戏剧性。 事件的导火线还要追溯到5月。代币stETH价格暴跌、ETH & stETH脱锚引发了连锁反应,重仓stETH的三箭资本深陷其中。 Luna的崩盘让三箭资本的雪上加霜。此前深蓝 财经 在文章《这个韩国人,让全球炒币者血本无归》曾指出,Luna币和稳定币TerraUST的崩盘,或将绊倒了多位“币圈大佬”,其中就有的三箭资本,今年2月携铅或Luna Foundation Guard筹集的10亿美元中,有超过2亿美元的投资来自三箭资本。但如今,这部分投资早已蒸发殆尽。 随后,加密货币交易员Moon Overlord爆料,三箭资本开始大量倾销stETH,偿还他们的债务和未偿还的借款。 Luna崩盘引起加密货币市场接连下跌,在6月中旬,三箭资本被传出正遭遇追加保证金通知(Margin Call)。同时,三箭资本还陷入了流动性危机。据其透露,三箭目前有总额超 20 亿美元的未偿债务,但只有2亿的流动资产。 接着又有匿名人士爆料,三箭资本挪用客户资金是常事。爆料称,三箭一直为新加坡、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客户提供服务,但他们没有合规许可或受到监管。贷方包括小型交易平台、个人和公司,三箭在和对手方交易的时候总是熟练地挪用客户的钱,就像他们是在用自己的钱一样。并表示,Zhu Su在新加坡至少有3.5亿美元资产,建议债权人去查查。激卖 债务压力之下,很快,第一个债主向三箭资本催债了。数字资产经纪公司Voyager Digital突然发难,表示已经向三箭资本出借15250个比特币和3.5亿美元的稳定币USDC。按当时的价格计算,贷款总额超过6.75亿美元,要求三箭资本在6月24日前偿还2500万美元,在27日前偿还全部未结清贷款。 但直到27日,三箭资本依旧没有还上贷款,没几天三箭资本就传出申请破产保护的消息,其创始人Zhu Su也在推上发文称,“我们正在与有关方面进行沟通,并完全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疑似回应该传言。但7月1日,三箭资本申请破产得到了“实锤”。 借款方申请破产,6个多亿美元的债收不回来,悲催的债主Voyager也只能含泪破产。在宣布暂停平台所有交易后不到一周,7月5日,Voyager也宣布已申请破产保护。 2 卖豪宅、转移资产、下落不辩伍明 清算期间疑似“跑路” 三箭资本破产清算期间,也是插曲不断,相继传出创始人卖豪宅、转移资产、下落不明,疑似跑路的消息。 三箭资本成立于2012年,两位创始人Zhu Su和Kyle Davies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其中Zhu Su曾在瑞士信贷和香港的德意志银行担任衍生品交易员。 6月底,在三箭资本传出申请破产消息的同时,有媒体曝出Zhu Su正以3500万美元紧急出售他在新加坡的一套房子。这套房子位于新加坡富人区武吉知马的雅舞路,占地近3000平方米, 是Zhu Su在2021年12月以4880万美元价格买入,到手还不到一年。 随后在7月8日提交给纽约破产法院递交的文件又披露,三箭资本的两位创始人一直不配合清盘,且下落不明。并且清盘人前往其在新加坡的办公室,发现办公室大门紧锁,电脑也不在运行,邮件塞在门口地上,早已人去楼空。 同时有外媒报道, 由于不明原因,属于三箭资本NFT基金Starry Night的NFT已经被转移到一个新的钱包中。据金色 财经 报道,三箭资本持有的NFT收藏价值约730万美元。 7月12日,失联一个月的Zhu Su终于在推特上再次出现。他发文表示他们与清算人合作的“诚意”努力“遭到了诱导”。 三箭资本此前的策略一直是从同行借钱,投资到新生的加密货币项目中。而这意味着,被三箭资本借钱的同行们,将面临巨大损失,甚至血本无归。 Voyager 就是三箭资本破产下,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而这仅仅只是开始,危机之后还会继续向三箭资本和Voyager的债权人们蔓延。 仅Voyager 一方,其债权人就超过10万人,资产在10亿至100亿美元之间,负债在相同范围内。另一位债主BlockFi,据其联合创始人Zac Prince透露,与三箭资本直接相关的损失约为8000万美元,这还只是“其他人报告的损失的一小部分”。 而三箭资本由于缺乏透明度,整个行业没有人知道谁对他们持有敞口,以及他们的情况究竟有多糟糕。 3 一切都仅仅只是开始 币圈雷曼危机持续蔓延 今年5月中旬,就有业内人士表示,LUNA币归零引起的“蝴蝶效应”将不亚于2008年的雷曼兄弟破产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三箭资本只是其中一块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多米诺骨牌而已,更多的骨牌早已倒下,还有更多的骨牌正在掉下。 稳定币TerraUST崩盘后,币圈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比特币、以太坊价格的持续走低,而后,各大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开始掀起“裁员潮”。6月中旬,美国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Coinbase宣布裁员,裁员比例达到18%、涉及员工超过千人,紧接着,BlockFi、加密货币交易平台Crypto.com、Gemini、交易所Buenbit陆续宣布了大规模裁员计划,其中交易所Buenbit裁员甚至达到了近一半比例。 有些投资者自我安慰,裁员而已,这并不会影响到自己的资产,但很快就被打脸,“浪潮”拍向了币圈投资者。各大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相继裁员的同时,有“币圈银行”之称的加密借贷巨头Celsius,突然宣布冻结提款,防止挤兑。 Celsius并不是什么无名小辈,它在币圈的地位不容小觑。据Celsius官方宣称,其拥有170万客户,截至5月17日,公司拥有价值118亿美元的资产。此外,他们还几乎参加了所有主要“去中心化金融(DeFi)”协议。 这意味着,如果Celsius被要求停止运营,那么相关数十个DeFi项目、加密货币和其他数字资产都将“一损俱损”。 值得注意的是,币圈最大的稳定币Tether的发行商正好是Celsius的股东,这让不少人担心,Tether是否会被拖下水。如果Teteher也出现问题,可能还会导致币圈更大的崩盘。美国大学金融专家Hilary Allen表示:“Tether是加密生态系统的命脉,如果它暴雷,会导致整面墙倒塌。” 6月底,有外媒报道称,Celsius CEO曾试图逃离美国,并计划前往以色列,但被当局阻止。再一消息再次引起市场的恐慌。 币圈“银行”“券商”“对冲基金”相继倒下,行业“大佬”都要破产跑路了,那些个山寨币、空气币就更不用说了。其中一个名为DOR币的空气币项目方,还没开盘就被曝跑路,临走前还“诚恳”表示,由于DOR私募资金过大,实在抵不住有货,项目方决定集体移居新加坡。要怪就怪你们让我们私募了太多。 只留下一群受害者,苦苦维权。 当潮水退去,币圈暴富神话不再,剩下的,只有一地鸡毛。 本文源自深蓝 财经
摘要: 7月24日晚8点,链得得“不得了”对话第22期,特别邀请到币安稳定币(BUSD)项目负责人Helen女士,与大家分享BUSD快速增长背后的故事。 近日,稳定币总市值突破120亿美元,引发了市场讨论与关注。 据统计,2020年年初至今,稳定币供应总市值猛增140%,日交易量攀升至15亿美元,购买力增长50%。 作为出入金的重要渠道,稳定币自诞生以来就以市场需求度为基础牢牢占据着市场份额。以头部稳定币项目USDT为例,它的市值为99亿美元,已超过XRP,位列全球加密货币市场第三位。 为避免USDT的不可控风险,行业中稳定币项目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CoinMetrics数据显示,在2020年6月,使用稳定币进行的交易金额已开始超过比特币,这对早返稳定币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 从今年来看,疫情黑天鹅带来的强避险心理、DeFi的爆发等都进一步提升了稳定币的行业地位。Binance USD (BUSD)为币安发行的锚定美元稳定币,在发行仅260天后,其购买量就已达到10亿美元。目前BUSD位列全球稳定币第四位。 用户可以在交易平台、加密资产钱包、去中心化金融(DeFi)协议、支付及法币通道等服务中使用BUSD。更重要的是寻找稳定币本身所具有的、尚待挖掘的真实商业价值。目前,稳定币用于全球支付的作用在显著提升,在日常消费中的场景也在快速扩大。 “BUSD 261天发行量突破10亿美元,35天市值翻倍”。BUSD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快速的突破?未来的稳定币市场又将往哪里发展? 7月24日晚8点,链得得“不得了”对话第22期,特别邀请到币安稳定币(BUSD)项目负责人Helen女士,与大家分享BUSD快速增长背后的故事。作为一个后起之秀,BUSD又将如何带领稳定中睁尺币破圈? 特邀嘉宾: Helen | 币安稳定币(BUSD)项目负责人 主持人: 仇杨涛 | 链得得执行主编 精华摘要: ★ BUSD是由纽约州金融服务部(NYDFS)批准币安发行的稳定币,1:1锚定美元,BUSD的发行和赎回流程中有严格的管控,且每月审计确保用户资产安全。BUSD成为目前增长最快的稳定币之一,全球排行第4名,今年1月达2700万市值,3月10日突破1个亿美金,仅在21天后的4月1日,市值突破了2个亿,当前发行量已经突破15亿美金,持币用户超过15万。 ★BUSD在2020年迎来了爆发增长,原因是扎实在创造内部应用的场景: 1)避险:作为普通持币用户,稳定币最大的使用场景就是市场波动的时候将持有的数字货币换成稳定币,在价格合适的时候再买回来,减少损失。 2)理财:因为不想频繁买入卖出法币,便可持有稳定币,在市场好的时候进入,期间会存放在平台做理财,赚取利息,BUSD定期存卖高款年化利息在8%-15%。 3)杠杆交易:平台将这些币借给用户用于杠杆/期货交易,收取借款利息支付存款人的存款利息。 4)借贷市场,套利,搬砖,短期资金拆借等。 ★BUSD的优势:BUSD优势在于交易所场景,而USDT优势在于套利,USDC在于存币生息。 目前币安在拓展BUSD的“外部”使用场景,将大力加强对去中心化领域的投入,在DeFi领域扎根,促进BUSD的流动性。稳定币支付是重要战场,比如与Bitpay,AlchemyPay支付领域的合作将触达2000+实体商户。另外在托管、清算结算等领域也已经开始了很多合作。 ★BUSD的未来规划:构建“一个核心,三个支撑点”的生态圈。 一个中心:以交易所为基础核心生态,服务以及赋能交易所(中心化及去中心化交易所)、钱包、做市商和OTC商家等合作伙伴,提升场内外流动性,发挥BUSD稳定币避险等基础属性,大力推广使用。 三个支撑点: 法币桥梁,跨境支付及清结算:与全球支付公司,数字货币服务平台等加强合作,打通BUSD与各主流法币的对接,服务支付及清结算场景。 借贷、金融工具等金融服务:与DeFi、中心化借贷服务、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强合作,探索创新应用场景。 3)“Venus” 计划成为政府友好型稳定币:在币安稳定币业务中,除了1:1锚定美元的稳定币BUSD外,还有锚定英镑的稳定币(BGBP)和最近发布的韩元稳定币(BKRW),未来币安将探索一篮子稳定币的使用,逐步落实和拓展“Venus” 计划,成为政府友好型稳定币,并在政府公共事业,稳定币技术输出等领域寻找新突破。 以下是链得得推出的“不得了”对话第二十二期中,嘉宾的分享实录。由链得得编辑后发布: 仇杨涛 | 主持人: 在经历3·12暴跌之后,稳定币市场规模直线飙升,在5月份突破百亿,在6月末攀升至116.7亿美元,上半年累计上涨超133%。数据显示,在过去6个月中,这些稳定币中持有的资本数量翻了一番,投资者平均每月向各种不同的稳定币中增加超过10亿美元。背后都存在哪些原因? Helen | 币安稳定币(BUSD)项目负责人: 2020年是稳定币超速发展的一年,一方面要归因于今年市场波动剧烈,稳定币的避险功能突出,市场需求激增,可以从图上看,312大跌的时候所有稳定币都有非常明显的增长。 另一方面稳定币在杠杆交易、Defi借贷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另外在疫情期间,稳定币在跨境支付领域也更广泛地被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稳定币将会是区块链行业第一个杀手级应用(Killer technology),也是第一个“出圈”让更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产品和工具。 仇杨涛 | 主持人: 美国市场并不待见USDT,相反在中国市场,USDT反而是最受追捧的稳定币。有句话讲,USDT靠着中国用户支撑,反而最后割了中国用户的韭菜。对此,你如何看待? Helen | 币安稳定币(BUSD)项目负责人: 这是误解。真正理解稳定币的使用场景,才能清楚这个问题, USDT究竟在什么场景下被使用得最多?是作为法币和数字货币的桥梁,各区域政策不同,很多海外交易所或平台,提供法币和数字货币的交易对,并且有借记卡信用卡等方便的出入金通道,对于这些平台的用户来说,他的法币出入金非常的便利,可以通过各种入金方式,以及交易的形式将数字货币轻松兑换成法币,所以他们不需要稳定币来避险,而USDT确实也是更多地用来套利。 对于中国用户来说就不一样了,数字货币和法币兑换摩擦比较大,不是完全顺畅,稳定币在这样的情况下非常重要,是法币和数字货币的桥梁,特别在在市场大涨大跌的时候,避险的作用突出。 USDT并非合规稳定币最大的问题是不透明,审计信息不公开,无法得知它是否存在超发的问题,价格波动比较大,这是整个行业共同面临的雷点。这也是币安上线了市场大部分主流稳定币,以及自己发行稳定币的原因,市场上很多USDT在币安用户手上,希望能最大程度分散用户和平台的风险。 从数据上,虽然当前仍是USDT一家独大,但份额在逐渐转移,集中度下降,表明更多的用户在逐步将USDT置换为其他稳定币,或分散配置。 仇杨涛 | 主持人: 在链上交易额和交易量显著增长的背景下,各个稳定币网络的交易频率也在同步上涨。因而,稳定币项目的平均交易规模反而下降了,以占据市场交易额逾70%的USDT为例,该稳定币种的平均交易规模从一月份的9139美元减少至六月份的4806美元,下滑近48个百分点。这种下跌趋势侧面表明了,近月来稳定币交易量以及市场需求量的暴涨很大部分来源于小额零售交易。请问,目前稳定币用于零售交易场景进入到什么阶段了? Helen | 币安稳定币(BUSD)项目负责人: 这个数据对比的时间幅度比较长,交易量下降是由市场情况来决定,312大跌那一周交易量迅猛增加,这还是由稳定币极端行情下用于避险的属性决定的。撇除市场的因素,整体交易量下滑,也说明稳定币除了交易场景的原生需求市场,有了更多的玩法,很多人持有稳定币生息,参与借贷,或者跨境交易使用。 仇杨涛 | 主持人: 按照Coindesk给出的资料显示,USDT在跨境资金转移方面的应用早有预兆。在2019年间,每天有近300万USDT的交易量在莫斯科主要的OTC平台产生;同时有少则1000万多则3000万美元的USDT从莫斯科场外市场流入中国企业。请问:虽然稳定币用于跨境交易逐渐走出一个好的方向。但是在难监管的环境下,这部分的市场需求更多是一些带有违法性质的灰色交易,例如洗钱等。一个是好的方向,一个是当前监管难以跟上稳定币跨境交易发展的现状。那么,我们如何能够正确推动这件事? Helen | 币安稳定币(BUSD)项目负责人: 跨境支付是刚需,很难完全控制, 但可以预见未来监督力度会更大,要求会更严格。对于稳定币来说,信息全在链上,传输路径透明,从技术上实现反洗钱难度更小了。 安全是头等大事,币安设立了覆盖全球的强合规团队,风控及反欺诈领域都不断向顶尖发展,资源是最顶级的配备。产品设计上也设置了很多保护用户的机制,例如场外交易T+1等,防范非法资产的流入。另外,与行业安全领域专家及伙伴加强合作,加强监控能力,监测资金走向并对涉嫌非法资产的账户进行黑名单操作等。 仇杨涛 | 主持人: 我认为首先来介绍一下BUSD吧,包括但不限于背景、安全背书和目前取得的成绩。 Helen | 币安稳定币(BUSD)项目负责人: BUSD是由纽约州金融服务部(NYDFS)批准币安发行的稳定币,1:1锚定美元,BUSD的发行和赎回流程中有严格的管控,且每月审计确保用户资产安全。 当前稳定币市场的竞争是资源、场景和用户,依托币安的资源是BUSD很大的优势。BUSD成为目前增长最快的稳定币之一,全球排行第4名,今年1月达2700万市值,3月10日突破1个亿美金,仅在21天后的4月1日,市值突破了2个亿,当前发行量已经突破15亿美金,持币用户超过15万。 币安举全公司之力在支持和推动BUSD的发展,给BUSD的持有者、使用者永远是最大的优惠,CZ的Twitter很高频率会出现BUSD的信息,每一个币安的业务团队都是BUSD的“推广大使”,为自己代言。 仇杨涛 | 主持人: “BUSD 261天发行量突破10亿美元,35天市值翻倍”。一组靓丽的数据背后是BUSD快速增长的故事。BUSD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快速的突破? Helen | 币安稳定币(BUSD)项目负责人: 市值翻倍从1亿暴增到2亿,正好是在312市场大跌的时候,稳定币的避险功能在此处得到了体现。 BUSD在2020年迎来了爆发增长,原因是我们扎实在创造内部应用的场景: 1.避险:作为普通持币用户,稳定币最大的使用场景就是市场波动的时候将持有的数字货币换成稳定币,在价格合适的时候再买回来,减少损失。 2.理财:因为不想频繁买入卖出法币,便可持有稳定币,在市场好的时候进入,期间存放在平台做理财,赚取利息,BUSD定期存款年化利息在8%-15%。 3.杠杆交易:我们存在银行的稳定币获取的利息从何而来呢?平台将这些币借给用户用于杠杆/期货交易,收取借款利息支付存款人的存款利息。 BUSD的例子:交易挂单0手续费,杠杆交易借款利息最低(低至6.3%),另外,期货还支持用混合使用BUSD作保证金使用。 4.借贷市场,套利,搬砖,短期资金拆借等。 说了这些可能朋友们要问,我还是不知道BUSD怎么用。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内部员工都在抢的币安宝理财。昨天推出了新的定期理财,这个真的要抢,存90天8%年化收益,也可以存7、14、30天,最灵活的存7天利息都有6.4%,还可选择活期。这周币安推出了交易BUSD瓜分奖金的交易赛活动,来交易BUSD就可以瓜分奖金,平时交易BUSD都是Maker零手续费,活动期间在杠杆借BUSD利息是五折,且借款额度都提升了。 深入挖掘稳定币在借贷市场,杠杆期货市场,现货交易等领域的服务,并不断拓展BUSD的使用场景,在数字货币托支付,托管,清算结算等领域我们有了很多合作,会在近期的社群活动中介绍,另外我们大力拓展BUSD在DeFi领域的扎根。我们相信BUSD是链接法币和数字货币世界的一道最合规桥梁,我们也坚信它能服务的远不止于此。 仇杨涛 | 主持人: 经过现货市场这几年的搏杀,今年大家的注意力从二级市场的现货交易,开始去探索、寻求更多金融业务的玩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如何进一步盘活手中的加密资产。这也就进一步释放了稳定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潜力。那么,你如何看待当前主流加密货币和稳定币更加复杂的关系?如何以一种相对正确的增发或销毁方式来满足市场的预期和稳定市场交易格局? Helen | 币安稳定币(BUSD)项目负责人: 近期稳定币供给量的极速增长是正常的市场需求,因USDT总量很大引起了大家特别注意,但说增发并不恰当,发行量增长与增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个人喜欢用超发来标明超过储备金的发行,而不是增发。很多文章误导用户称“USDT增发100亿”,正确的说法是,USDT当前市值100亿,意味着发行量减掉赎回量,市值100,不能说100亿都是增发量。刚提到了USDT的风险,对应的,这100亿对应的是多少在银行中的美金储备,我们不得而知。 仇杨涛 | 主持人: 稳定币市场五花八门,BUSD入局较晚。如何从竞争者口中咬下一块肉?又如何在这个丛林中健康、茁壮生存下去? Helen | 币安稳定币(BUSD)项目负责人: 我们不断总结当前主流稳定币的核心使用场景,BUSD优势在于交易所场景,个人认为USDT优势在于套利,而USDC在于存币生息。 一方面我们依托币安生态,深入挖掘稳定币在借贷市场,杠杆期货市场,现货交易等领域的服务,未来币安每一项新的服务和业务我们都会合作尝试搭载BUSD的使用,这一点有很多的想象空间,我们也正在这样执行。 另外一方面,我们在拓展BUSD的“外部”使用场景,将大力加强对去中心化领域的投入,在DeFi领域扎根,促进BUSD的流动性。稳定币支付是我们重要的战场,像是与Bitpay,AlchemyPay支付领域的合作将触达2000+实体商户。另外我们在托管,清算结算等领域也已经开始了很多合作。 总结来说BUSD会先稳固住自己交易所场景的优势,逐步深化,同时我们也集中将在其他场景发力,我们的突破不会止步于此,未来一定会有更大的爆发。 仇杨涛 | 主持人: BUSD背后是强大的币安集团。有此基础,就像已经赢得了大半个市场。回想起过去,很多稳定币包括交易所稳定币都想挑战USDT,但显然USDT丝毫没有将对手放在眼里,这些稳定币也不足以影响到USDT的行业老大位置。你们想挑战USDT吗?你觉得你们和USDT是什么关系? Helen | 币安稳定币(BUSD)项目负责人: 合作大于竞争,USDT是币安平台提供的一种服务,用户至上,一切服务需要以用户需求出发。 刚刚的回答也提到,币安上线了市场大部分主流的稳定币以及自己发行稳定币,原因是市场上很多USDT在币安用户手上,我们希望能最大程度分散用户和平台的风险。 我们期待一个健康的生态,未来不应该只有一种类型的稳定币,BUSD的优势是在于币安生态丰富的场景以及逐渐扩展的外部场景,我认为一切都有可能。 仇杨涛 | 主持人: 关于BUSD未来规划,你们有什么自己的独到想法? Helen | 币安稳定币(BUSD)项目负责人: 卷起袖子拼命赶超,总结来说,BUSD正在构建“一个核心,三个支撑点”的生态圈: 一个中心:以交易所为基础核心生态,服务以及赋能交易所(中心化及去中心化交易所)、钱包、做市商和OTC商家等合作伙伴,提升场内外流动性,发挥BUSD稳定币避险等基础属性,大力推广使用。 三个支撑点: 法币桥梁,跨境支付及清结算:与全球支付公司,数字货币服务平台等加强合作,打通BUSD与各主流法币的对接,服务支付及清结算场景。 借贷、金融工具等金融服务:与DeFi、中心化借贷服务、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强合作,探索创新应用场景。 3)“Venus” 计划成为政府友好型稳定币:在币安稳定币业务中,除了1:1锚定美元的稳定币BUSD外,还有锚定英镑的稳定币(BGBP)和最近发布的韩元稳定币(BKRW),未来我们将探索一篮子稳定币的使用,逐步落实和拓展“Venus” 计划,成为政府友好型稳定币,并在政府公共事业,稳定币技术输出等领域寻找新突破。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币圈子解析:稳定币的巨额利息去哪了?内容由互联网整理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0792jiaju.com/post/2290.html,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