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站长
老司机 路子野 随时超车
牛熊转换,TOP20主流加密数字货币重新洗牌在即?区块链的世界,是个新旧交替很快的世界,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事儿,每天都在发生。在这个世界,有一道约定俗称的线,那就是市值排名前20,跨进这个门槛儿的,我们习惯叫它“主流币”,而在此之外的,则没有这个殊荣。一如全国的高校,最牛的几个,叫985,次牛的,211,而其他的大学,就只是大学而已。
上图为2013-2019年的前二十主流币,其中标红部分为已经跌出市值前20的加密资产。不难发现,即便是“跻身主流”,也并不能代表什么,七年时间全上榜的,似乎只有比特币与莱特。其他的,有些已经跌出前20许久,有些跌倒了百名开外,甚至可以说,已然归零。
那么你手中现在的“主流币”,在下一波大牛市到来之前,还会延续它“主流”的身份么?(以下分析,尽量出于客观中立的态度,难免会有个人主观判断在内,各位看官若是有不同意见,欢迎来留言区交流,咱们求同存异:))
第一:BTC(比特币)
BTC有什么好说的么?
没有它,就没有区块链,就不会有这成百上千的Token和Coin,不会有这上千亿的市值,不会有这么多相关的产业,也不会有你我在这篇文章中相遇......
然而,BTC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历经数次扩容风波失败,BTC分裂出BCH与BSV社区,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与理念去发展,其白皮书所描绘的“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似乎也逐渐走偏,成了大家共识里的“电子黄金”。
当然,今年以来闪电网络的迅速崛起,又让人们再次看到BTC“现金”系统应用的可能性。只是这一切还需时间的检验。
BTC的市值占比,其实是在逐年下降的,很多人对此表示担心。但其实这是一件好事,只有如此,方可证明区块链有用,而不是只能拿来做一个“电子现金”,或是电子黄金。就算市值占比再怎么降,BTC王者的宝座不容染指,毕竟,他不单单只是一个币,更是一个象征,一个图腾。
评星:★★★★★
点评:你大爷永远都是你大爷
第二:ETH(以太坊)
很多人喜欢把BTC看做区块链第一代的代表,而第二代的代表,便是以太坊。
V神很多的奇思妙想和天才创意,本想用在BTC上,却发现并不合适,于是自己发明了一个新币种:以太坊,在一开始没人看好的情况下,硬是闯出一条血路,稳居排行榜第二名。
ETH上面有许多理想化的东西,比如世界计算机,Code is Law,DAO自治......然而事情同样进展的并不顺利。世界计算机的梦想受限于当前的 TPS 和高成本,遥遥无期。Code is Law 与 DAO 自治因为黑客攻击,不得不自己推翻自己的限制,分裂出 ETH 与 ETC ,算是遭受一次重创。
2017 年 ETH 的疯狂,跟爱西欧脱不开关系,人们意外地发现,ETH 的智能合约用来发币是最方便的,而 ETH 本身,也被套上一个“发币工具”的戏称。这个戏称,在2018年爱西欧崩溃之后,也直接把ETH的币价从最高点砍掉93%,市值第二的位置一度不保。
好在 2019 年,DeFi 的兴起,让以太坊有了新的目标 - 全球结算层,且这个目标,在0X,MakerDao,Drahma等一众项目的支持下,有了清晰可见的路径。再加上 ETH2.0 转型 PoS 的预期,ETH 的重新崛起,相信只是时间问题。
评星:★★★★☆
点评:世界计算机做不了,还有世界结算层。币圈还有个“第二定律”;但凡曾经爬到过第二的位置,便跌不出主流,至少目前来看定律有效。
第三名:Ripple(瑞波币)
要说主流币,甚至整个区块链界,争议最大的,恐怕都要非 Ripple 莫属。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本质上来讲,Ripple 都不能算区块链......
它完全不去中心化,Ripple 创始人持有 20% 的Ripple,还可以随意增发或者销毁。
联合创始人 McCaleb ,更是因为意见不同,离开 Ripple ,加入 Stellar(XLM)。
那为什么 Ripple 能够长期占据排行榜前三的位置?
只因它的愿景和故事讲得好,它想要对标的,是Swift——银行间国际转账的结算系统,这个叙事有想象力。况且,与一般区块链项目想要“颠覆”传统经济不同,Ripple 直接选择与银行合作,并拿到谷歌、IDG、软银SBI、渣打银行等相关投资,拥有豪华资历的董事会。它更像是一个名正言顺混进区块链队伍的大公司,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币种。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Ripple目前提供 xCurrent、xVia、xRapid 三种解决方案,其中只有 xRapid 方案需用到XRP代币作为中转货币。而在当前与 Ripple 合作的银行或是金融机构中,仅3家选择了 xRapid 方案。
评星:★★★★
点评:区块链界的 Swift ,不失为另一个方向的探索。 Ripple 在牛市依旧可能会受到大资本的青睐。第二定律对其有效,但能否长期霸占前三,有待时间检验。
第四名:BCH(比特现金)
BCH 可以说是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又争议很大的项目。
它是在 BTC 屡次扩容失败后,坚持走大区块现金路线、反对 Core 强权的一种精神体现。单就技术层面,也有种观点认为 BCH 比 BTC 更加符合白皮书的“点对点电子现金”的定义。
然而,这个世界先发优势真的太重要了,BTC 即便走偏成了电子黄金,却依旧是 BTC ,BCH 社区主要 KOL 也承认,不再与 BTC 争夺“正统权”,从此分道扬镳,你走你的阳关路,我走我的独木桥,大家按各自理念独立发展下去。
过去一年,BCH 也是经历不少风波,先有因理念不合,社区分裂成为 BCH 与 BSV,后有哥白尼虫洞开发组解散,比特大陆上市不利,币价一度跌入谷底,好在随着近期这一波行情,已然成功收复失地,扬眉吐气。
与 Core 坚持“树莓派”小区块、与 BSV “无限扩容” Metanet 的坚定路线不同,BCH 似乎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是非常清晰。在开发团队虫洞解散后,BCH 的智能合约尝试暂时宣告失败,从当前来看,似乎是要走回“纯粹的”电子现金路线。
评星:★★★☆
点评:单是比特币现金这个名字,和比特币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分叉,就很难想象 BCH 会跌出主流。若是能够坚定发展路线,相信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第五名:EOS(柚子币)
EOS 在2017 年打破了很多个记录:白皮书里的 TPS 记录(EOS 号称百万TPS VS ETH 的15 TPS),爱西欧时长记录(整整一年),爱西欧募资金额记录(40亿美元)等等等等......当时白皮书里百链并行,TPS 百万的场景描绘,给予了投资者无尽美好的想象。
在当时PoW大行其道,PoS默默无闻的日子里,EOS 拿着改良变种的 DPoS,独自扛起了对抗 PoW 的大旗,后来波场等众多项目,也开始纷纷采用 DPoS。虽说饱受“不去中心化”的诟病,但平心而论,EOS 的超级节点选举,宪法、投票、超级仲裁、提案、分红等各项机制在圈内所引发的讨论,给予了区块链治理很多思路和经验,单就这点,EOS便可以算是 2018 年年度代币。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2018 年主网上线一波三折,上线之后区区数千的 TPS,跟白皮书所描绘的百万终极场景相距甚远。而更为重要的是,整个行业的 DApp 的开发方向依旧是一头雾水,于是乎,简陋的菠菜 DApp横行,EOS 一整年都被扣上了一个“菠菜链”的昵称。
评星:★★★☆
点评:作为 DPoS 的代表作,EOS 短时间内不出意外,会稳居前十。当前的 EOS ,有着 DApp 开发TPS与速度上的较大优势。但相信 1 年之内,将会面临 ETH2.0、Cosmos、Polkadot 等底层公链与跨链项目的有力竞争。创始人 BM 放话 6 月份有大动作,希望是真正的利好。
第六名. LTC(莱特币)
比特金,莱特银 - 这是多少人接触到莱特币时的第一句话。
不夸张地说,莱特币几十亿美金的市值,这句话可能占到了一半的作用,没办法,谁让我们人类就是这么喜欢听故事。
如果按照今天的评判标准,莱特币可以说是一无是处,因为就其核心而言,它不过是比特币改了几个参数的高仿超 A 货而已,还是换了铭牌那种。
然而,从早期积累下来的巨大共识和时间优势,加上第二定律的影响,让莱特币始终牢牢占据主流币的核心位置,多少年来,上上下下,从未变过。
同时,莱特币至少有一个不可辩驳的价值,那就是作为 BTC 试验场的存在,无论是隔离见证,还是闪电网络,都是在莱特币上率先部署测试,其次才是比特币,从这一点上来说,甘心做大佬的小弟,也是一种生存之道。
评星:★★★☆
点评:2019 年, LTC 终于开始有一点创新,想要整合 MimbleWimble 隐私协议(就是 Grin 与 Beam 用的那个),如果成功的话,便多多少少可以脱离“比特币小弟与试验场”这个称号。
第七名:BNB(币安币)
一两年前跟你说,一个平台Token会排行榜前十,你敢信?
然而 BNB 就是做到了!这个月看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BNB才是真的比特币!
是的,至少在过去1年里,BNB 比比特币表现更好,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币圈,表现最好的,没有之一。跌幅 80% 小于 99% 的币种,包括比特币,这一波行情中率先回到前高,甚至超过前高。拿着 BNB,是比 BTC 还要安心的一种感觉。
毕竟,平台本身,是当前区块链最大的应用,同样没有之一。而作为平台绝对头部的币安,其平台Token本身的价值,不言而喻。从上线破发0.1美金到如今的30美金,短短不到两年300倍,全世界,任何一个圈子,你能找到一个近两年更好的投资收益产品么?
300倍之后,币安的利好并没有结束,刚刚上线的去中心化平台 Dex、币安链,还有据说离我们不远的期货交易……
评星:★★★★☆
点评:BNB 作为平台Token,挤进前十,已然令人印象深刻,也许它不会就此止步。
第八名: Tether (USDT)
如果说 BNB 是平台Token跻身前十,那 Tether 可以算是以公司币的身份混了进来。
支持 USDT 价值的,是 Tether 公司银行账户里那没有“那么透明”的几十亿美金。
从上线之初便争议不断,频频暴雷,尤其是最近挪用客户资金的实锤,让人对 USDT 总是没那么放心,总有一个心在悬着,生怕哪天自己手里的 USDT 忽然变成废纸一张。
然而这么多的风波和负面新闻,却没让 USDT 遭受任何“伤筋动骨”的打击,短短一年多时间,稳定币这个市场,USDT 的占比虽然也在缓慢下降,却慢慢有了稳定币里 BTC 的感觉,时间的优势、各大平台无数的交易对,以及交易者惯性一般的共识,让后来者难以跨越。
这是个稍显讽刺的例子,一个区块链行业,市值排名第八的,居然是一个严格意义上来说纯中心化的“稳定币”,说好的去中心化稳定币呢?
评星:★★★
点评:USDT 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是一个发行在比特币和以太坊网络上的美金兑换凭证。然而,这个凭证对于交易和流动性来说,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只是,我们在期待一款更好的。
第九名: XLM (恒星币)
Stellar 的外号是 - 穷人版的 XRP,因为它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普及度要好的多。
因为本质上,Stellar 是瑞波一位创始人,不满意 XRP 的机制,出来单飞,拿 XRP 源码小改的一个项目,可以看做是 XRP 的硬分叉。
两者技术上没有本质的区别,如果硬要找,会是以下几点:
XLM 是开源的非营利性网络,XRP 是私营公司 Ripple Labs 的产品,去中心化程度 XLM 好得多
XLM 有轻微通胀,XRP 没有
XLM 的主要合作伙伴是 IBM,Ripple 则是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
评星:★★★☆
点评:技术上基本与瑞波持平,毕竟只是一个目标群体不一致的硬分叉,并不像 BTC/BCH/BSV 上有着从技术到愿景全部不一样的分歧。但名气远不如 XRP,所以想要维持前10,还要加把劲哦。
第十名:ADA (艾达币)
17年末,ADA 是众星捧月版的存在。上线后市值空降前25 ,各路评测机构超高打分,世界上第一个启用“同行评审”、学术严谨的公链项目,分层机制,2017 年币价暴涨 50 倍……一身光环加身。与当时风头同样正劲的 EOS 形成掎角之势,EOS 粉与 ADA 粉互喷的场面至今记忆犹新。
然而……这可能是我见过的,开发进度最慢的公链之一了,同时期的 EOS,主网已然上线一年,DApp上百了。
你能准确地说出,ADA主网上线没有,如果上线了,进行到哪个阶段了么?
你能说出运行在ADA上面的任何一款DApp么?
你能在你最近半年的群聊记录里,搜出包含 ADA 关键词的大量聊天记录么?(ADA群除外)
我只能说,ADA 居然还能维持前10(曾经最高第4),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若是开发进度一拖再拖,跌出前十,甚至跌出主流,也并非不可能。毕竟,再过个半年,ADA 的竞争对手便不光是 EOS,还有 ETH2.0,Cosmos,Polkadot 这种全明星选手了。
评星:★★★
点评:开发进度需要加快,虽说慢工出细活,但你也不能等到黄花菜都凉了, 才上个主网不是?
真的来了!人民币大升级! 最近,随着一张数字货币钱包内测图片的曝光,从2014年就开始研究的央行数字货币,终于揭开神秘面纱的一角。 1、数字货币开启内测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日前透露,当前网传数字人民币体系(DC/EP)信息为技术研发过程中的测试内容, 但并不意味着数字人民币正式落地发行。当前阶段将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 而据媒体报道,5月开始,苏州市相城区各区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部分人员工资中交通补贴的50%将以数字货币的形式发放。 数字货币开启了内测,大家的好奇心已然勾起,一连串问题也接踵而至: 什么是数字货币?有什么好处?如何发行使用?会完全取代纸币吗?会不会取代支付宝和微信支付? 2、数字货币是什么? 简单来说,央行数字货币是纸钞的数字化替代。它有一个英文名: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即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 “数字货币的功能和属性跟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它的形态是数字化的。”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说。 换句话说, 把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看作数字化的人民币现金就很好理解数字货币的概念了。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 可以不开立银行账户或者支付账户, 只要你装有数字货币钱包,你就可以使用央行数字货币。 央行行长易纲2019年曾在新闻发布会上迹盯拦表示,将来中国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的目标是替代一部分M0(流通中现金),而并非去替代狭义货币M1(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或广义货币M2(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它存款)。 3、数字货币有多牛? 穆长春曾描绘这样的使用场景:只要你我手机上都有DC/EP的数字钱包,那连网络都不需要, 只要手机有电,两个手机碰一碰,就能把一个人数字钱包里的数字货币,转给姿胡另一个人。 从网上流出的农行数字货币钱包截图看,其显示的主要功能与银行电子账户日常支付与管理功能基本相似,如农行数字货币钱包首页中, 有“扫码支付”、“汇款”、“收付款”、“碰一碰”四大常用功能。 而且,在支付的时候,是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账户的。不像现在用微信也好、支付宝也好,都要绑定一张银行卡,但DC/EP不需要。 穆长春说,除非你要往数字钱包充钱,或者你想从数字钱包里取钱出来去理财,除此之外, 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相互转账是不需要进行账户的绑定的。这就意味着,DC/EP能像纸钞一样流通。 另外,数字货币可以实现可控匿名,也就是说能满足匿名支付的需求。只要你不犯罪,可以用来进行一些不想让别人知道的消费。 而支付宝、微信支付是跟传统银则坦行账户体系紧紧绑定的,都是实名支付,满足不了匿名的需求。 4、如何发行使用? 据了解,数字货币采取跟现钞一样的“双层运营”投放方式——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对公众。并不会直接对公众发行数字货币。 易纲曾解释说,“我们数字货币将来的框架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双层运行体系,不改变现在的货币投放路径和体系,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市场的积极性。 穆长春指出,数字货币的兑换依然会保持这种结构: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开户,按照百分之百全额缴纳准备金,个人和企业通过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开立数字钱包。 那么对于用户来说,其实也不需要跑到商业银行去,只要下载一个App,注册一下,这个钱包就可以使用了,比如接收别人的付款,再比如你要兑换数字货币,那么只要用你的银行卡进行兑换就行了。 5、会完全取代纸币吗? 穆长春介绍,央行数字货币DC/EP是要从M0入手,也就是说, 要从数字化货币替代流通中的纸钞和硬币入手, 并非要取代所有的人民币。在商业银行账户里的余额,实际上已经是以数字化形态存在了,没有必要再进行替换。 董希淼认为,数字货币不可能完全取代现金。至少从目前来看,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限制。另外,由于用户习惯不同,不是所有人都习惯这种支付方式。比如一些年纪大的人可能就不接受数字货币。 但数字货币如果正式推出,对银行或商户来说,就不能拒绝用户使用。 赵锡军表示,数字货币取代纸币面临两个约束,一是使用者是否愿意用,二是技术条件能否满足,因为交易支付的速度受制于技术,当交易数量突破一定限制,可能会引起故障、宕机、软件崩溃。 6、会冲击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吗? “用支付宝还是微信支付?” “我用数字货币!” 未来这种场景可能会成为现实。 董希淼指出,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而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只是一种支付方式,数字货币的效力完全不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能够相提并论的。从用户视角看,央行数字货币使用范围更广,具有无限法偿性,具有强制性,而其他支付手段并没有这个功能。 “具体来说, 机构或个人不接受支付宝或微信付款,在法律上没有问题。但拒绝用户使用现金或数字货币付款就是违法的。” 董希淼指出,也许会出现一种可能, 使用央行数字货币的人越来越多,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人越来越少。 赵锡军表示,数字货币推出后,由于其可以离线支付、安全性更高、使用范围更广,而且不用绑定银行账户,实现可控匿名,预计双方的使用规模可能会此消彼长。 7、会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数字货币发行成本较低,会不会超发引发通货膨胀?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徐远 : 新的数字货币和我们以前的纸币是一比一兑换的, 现在商业银行要获得数字货币,必须拿以前的货币来换,并不增加总量 ,这是第一步,试点的时候并不增加总量。 也就是说, 假设现在流通的货币是100元,央行数字货币将等价替换掉这100元。 央行表示,考虑到前期数字货币仅限于试点,短期内不会大量发行和全面推广,货币流通速度也将保持正常水平。
虚拟货币虚拟核搭野货币是一种数字货币类型,通常由其创建者控制,并被特枝铅定的成员所使用和接受。加密货改喊币加密货币与虚拟货币相似,都归属于数字货币。但加密货币与虚拟货币不同的是“加密”二字。
加密数字货币在国内是合法存在的。加密数字货币是数字资产模燃核的一部分,和QQ、游戏账号、游戏装备一样在国内是受到法律的保护的。加旦掘密数字货币一般是指比特币、以太坊、莱特币、DCT等开源的币段桐种。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牛熊转换,TOP20主流加密数字货币重新洗牌在即?内容由互联网整理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0792jiaju.com/post/3493.html,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