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站长
老司机 路子野 随时超车
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币价的上涨,区块链这个时髦的金融科技理念,开始被更多的人所关注。2018年1月8日,整个加密货币市值8139亿美元,人民币近6万亿元,是区块链行业的高光时刻。彼时新的“韭菜”不断入场,币圈“牛气冲天”。然而,随着币圈空气项目层出不穷,项目破发,归零甚至跑路等事件屡见不鲜。当巨大的泡沫达到无法承受的临界点,积聚的风险骤然爆发,不过半年的时间,币圈就开始呈现疲乏势态。
从2018年后半年,牛开始转熊,彼时的区块链不再被奉上“神坛”,数字货币市场开始“跌跌不休”,资本、机构、韭菜、用户等都纷纷撤离币圈。
近期,比特币突破8000美金高位,牛市已经开启的声音不绝于耳,引得人心振奋。
牛市真的开启了么?
增量用户是牛市爆发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事实上,由于区块链行业与数字资产行业目前并没有发展到非常成熟的阶段,目前区块链行业仍面临增量用户增长疲乏的困局。
IEO为币圈带来增量用户
年初,币安重启Lanuchpad,“IEO”的众筹募资模式引得众多交易所纷纷效仿,由币安领头的IEO重新点燃了币圈玩家们的暴富梦。
在看到早期 IEO 项目的巨大收益后,投资者们开始进场疯抢其它 IEO 项目,期待复制早期的成功范例。
彼时众多类似“ IEO 代币发售不到几秒就售罄”的新闻铺天盖地,IEO自此引发了一波小牛行情,也为币圈带来了一波增量用户。
然而,随着交易所随意修改规则、IEO项目跑路等事件频发,众多IEO项目在币价拉高后就迅速掉头下跌,IEO破发的案例越来越多,有IEO项目甚至被戏称在上演“一日游”行情,投资者纷纷自嘲“1 万进100 出”,暴涨暴跌的IEO项目更是引发了一波“维权潮”。
“IEO并不足以撑起牛市的到来,各家交易所在相互抢对方用户,其实主要消耗的还是存量市场。”一位圈内资深投资者告诉记者。
始于“暴涨”,终于“亏损”,当IEO逐渐沦为交易所和项目方联合收割韭菜的敛财工具,暴富梦破灭,市场信心不足,赚钱效应不可持续,自然无法持续吸引更多的增量用户进场。
暴利的资金盘项目吸引力更大
IEO热度还未完全沉寂,共振模式又开始点燃了比特币的新一轮上涨行情。毕竟币圈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套路和玩法。
2月23日,VDS(Vollar)在MXC交易所上线。短短2个月时间,VDS上涨了40倍,从1块多,暴涨至最高92块。流通市值约为72亿元,在加密货币市场的全球市值中排名第11位,排名第12位。
由于共振模式巨大的吸金能力、高涨的社区参与度,很快引起了模仿衍变,目前已经或即将出现的共振模式有:BNB共振FDS;HT共振HDS;OKB 共振 ODS;WDT共振VBT。
在MXC“抢跑”热门新币和收留“共振币”之后,市场很快为它带来了可观的流量红利。
据MXC交易所平台官方公告显示,截至5月8日,MXC交易所注册用户突破100万。MXC交易所已上线超过200交易对,近期日交易量突破5亿RMB,日活跃人数突破50000。
MXC交易所成功吸引了一批投资者入场,但本质上,共振模式与IEO模式相同,没有持续进场接盘的投资者,这种模式便无以为继,只能短暂的引领一波行情。这也从侧面表明了,目前区块链行业吸引力不如暴利的资金盘项目吸引力大。
传统VC不适应区块链投资法则
2018年1月9日,一则徐小平在内部投资群里鼓励拥抱区块链的截图在朋友圈内广为流传,引燃了区块链投资的一把火。
这位被誉为创投圈20年常青树的“投资教父”在振臂一呼之后,让区块链行业陷入了狂热时代。
彼时从国内的天使投资薛蛮子、徐小平、蔡文胜等再到硅谷投资人,从BAT、迅雷、天涯、人人网到柯达等各大公司都纷纷押宝区块链,一时间整个链圈、币圈风起云涌。
不过随着行业寒冬的来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泡沫破灭,币圈、链圈迅速降温,大佬们和传统VC开始悄然退场。
有圈内资深投资人士告诉记者:“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资本寒冬、加密货币熊市冲击了区块链和加密货币行业。对于在行业火热期疯狂撒钱的投资机构来说,少投甚至不投成为了投资法则。”
此外,除了受行业周期的影响,传统VC的投资逻辑也并不适用于快速发展的区块链行业。
一般来说,传统的项目融资从种子轮、天使轮、A轮一直到上市,一般需要长达5年以上的历程,而传统VC传统投融资逻辑是项目从商业模式、团队、技术等多角度进行考察,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
这在传统的行业里完全行得通,但区块链行业新玩法新项目层出不穷,币圈一日抵得上人间一年的变化,传统VC的节奏太慢,对投资区块链项目愈发谨慎,似乎并不能适应区块链的投资法则。
因此,缺少自上而下的增量资金的推动,也是币圈遭遇增量用户增长乏力困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存量市场如何向增量市场转变?
目前市场上主要是存量用户和存量资金在玩,现有的存量市场根本无法促进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的增长,存量市场又该如何向增量市场转变呢?
火币区块链研究院研究员梁宛天曾表示:“比特币ETF是存量市场向增量市场转变的一个可能的点。美国多个个人与机构都在向美国证监会(SEC)申请开通比特币ETF,这样来使大资金的进场更为通畅与安全。但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申请被SEC通过。”
当然,笔者认为,还有一种吸引增量资金进场的可能在于,区块链底层基础设施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只有当区块链的应用落地前景明晰,市场信心被激活,才能持续吸引更多的自上而下的增量资金进场。
近年来帆仿祥,企业欠薪、老板跑路已经成为了大家在新闻上习以为常的家常便饭,“江南皮革厂”的段子也是时不时出没在社交媒体上,这些已经不新的“新闻”反复地提醒着大家,多年来企业融资的老难题已经成为长期悬而未决的“新”困境,所有人都在想有没有什么可以破题的办法,伴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也许区块链正在给这个老问题提出新思路?一、困扰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根据《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的中小企业数量超过了四千万家,占据了中国企业总数99.7%,但是在这样的企业数据背后却是中小企业严重的经营困境,然而,广大的中小企业却被一个顽疾所困扰,这就是融资难问题由于中小企业本小利薄,从而注定了它们无充足资金、无良好资产、无强大信誉的特质:无充足资金让中小企业长期面临着资金流不足的重压;无良好资产让中小企业难以通过金融机构的抵押信贷进行融资;无强大信誉将中小企业信用融资的路也给堵死了。最终,融资难成为了困扰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二、区块链会成为破解融资难的金钥匙吗?面对着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局,国家也曾经想过了很多的办法,比如说鼓励商业银行发展小微金融业务。为响应国家号召,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等都成立了小微金融事业部,但由于缺乏足够合理的信用评价体系,这些银行的小微金融业务往往坏账率奇高,最终都几乎被放弃。于是又有产业参与方想通过供应链金融来解决问题,但是传统的供应链金融由于多集中于线下,金融机构和借贷企业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像虚假仓单、重复抵押的现象经常出现,最终导致了供应链金融也没能发挥其作用。那么,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将供应链金融的信息不对称和小微金融的信用评价体系缺失破解掉呢?大数据+区块链也许将成为破解此类难题的关键性突破口。大数据和互联网应用于供应链可以解决供应链形成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让信息的交流大大更加顺畅。而区块链,则是通过一种特殊的密码学记账方式,在计算机上形成记录信息的区块,再由区块附加时间戳并将区块链向全网发布去寻求认证,最终实现了一种去中心化、不可逆、无法篡改的特殊记账方式。当这两个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的时候,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钥匙就出现了。具体来说,首先将线下的供应链实现数据化,从而让供应链的数据和信息可以有效地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其次,借助金融机构现有的完善数据风控模型,通过授信和之前的信贷记录来验证接入供应链的数据源的原始真实性,由这家金融企业率先为供应链中的参与企业进行金融授信。先前的金融机构就会运用区块链技术将授信记录上传到区块链上,形成不可篡改的授信记录,实现了单一企业的区块链授信。再由这一家家企业组成一条完整的供应链,从而实现了把买方、卖方、物流都接入区块链平台,其在平台上发生的交易,即所有的应收账款、票据、合同、仓单可以由区块链进行确权,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不可逆的特性,确保了信息的真实有效。之后,更多的金融机构就可以逐渐接入供应链体系,由于已经有了之前的金融机构为供应链上的企业做了金融背书和增信,再加上区块链技术的高可信优势,后加入的金融企业将不再需要为风控,为授信投入更多的精力,从根源上化解了金融机构面对小微企业,无处征信,无法授信,不敢贷款的困局,从而改善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让融资难不再那么难。在这个基础上,再由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物流供应商、商流供应商、产品经销商,再加上金融机构,组成了一个完善的协作整体,实现了信息流、物流、商流、资金流的四流合一,让整个生态圈有效地运转起来。三、实际落地的案例在哪里?从企业到供应链,从供应链再到生态圈,这个设想很美好,但是实现起来有可能吗?之前瀚哥也不敢确定,但是通过调查,宜信旗下的翼启云服已经开始了此类业务的探索,并在大大买钢网上实现了业务落地。让我们具体来看一下案例在基础准备方面,翼启云服围绕BlockWorm推进,基于以太坊的开源区块链底层技术经裁减优化之后搭建起了属于自身的私有区块链系统,以此为依托提供多种智能合约服务态搏;并且将财务、风控、产品全部实现了区块链系统应用,通过区块链透明、可信的特质,构建起了不可伪造、不可篡改、可以随时追溯的块链式数据,在实现所有数据信息化的同时,进行了区块链化,这是整个体系的第一步。在实际的运用层面,翼启云服目前已与钢铁电商平台大大买钢网完成了区块链系统对接,大大买钢网通过将运单、收单等经营行为数据化,并将这些数据实时记录在区块链上,由此形成一份真实可信的企业征信报告。未来区块链上的供应链相关数据将会成为大大买钢网获取企业融资的重要依据,同时翼启云服对大大买钢网的授信报告也会实时记录在区块链上。当其他金融机构在考察大大买钢网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份由翼启云服授信背书的征信报告为基础,通过区块链验证这些信息的真实性,从而降低了金融机构风控和审查的成本,为大大买钢网构建了更好的融资环境,实现了融资的改善,这是整个体系的第三步。之后,大大买钢网的供应链上下游参与方,比如说经销商、供应商、物流商会逐步加入这个体系,通过多方外围数据的交叉验证,多方同步,真实性自动校验与实时共享不断完善整个信用链条的流程。并且,其他供应链的参与企业可以用这个已经成熟的网络进行区块链的数据背书,当企业需要资金的时候,都可以从区块链上的参与金融机构或认可这个区块链体系的金融机构那里实现融资,真正实现整个生态圈的普惠共赢,这是整个体系的第四步。通过这四步走的发展方式,企业融资难的困局开始从根本上被化解,而现在金融科技对于实体产业的改造与服务已经实现了前两步,当从0到1的突破已经完成的时候,从1到10还会远吗?未来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各类创新科技应用于金融领域,将有可能完全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个痼疾,中小企业顺顺利利地活下去将不会是个梦想,相信我们今天的一小步将有可能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一大步,未来已来,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经济视角观天下 微信公众号【江瀚视野观察】ID:jianghanview
基于区块链发行数字货币,也叫做去中心化发币,链圈普遍认可这可以对抗中心化滥发货币造成的通货膨胀。包括中本聪也在比特币创世区块中表达了对中心化乱印钞票的不信任。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中本聪将比特币公布于世,在介绍他的创新时说道:“传统货币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信任。中央银行必须让人信任它不会让货币贬值,但 历史 上这种可信度从来都不存在或猛。银行必须让人信任它能管理好钱财,并让这些财富以电子货币形式流通,但银行却用货币制造信贷泡沫,使私人财富缩水。” 2009年1月3日,中本聪发布了开源的第一版比特币客户端,宣告了比特币的诞生。中本聪在创世区块里写道:“2009年1月3日,财政大臣正处于实施第二轮银行紧急援助的边缘”。 从比特币和以太坊的运行实践来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确实可以抵抗通胀,因为数字货币的每个增量币都是通过挖矿(PoW,工作量证明)产生,对应着无差别的人类(机器)劳动,并没有一个中心化的机构可以绕过挖矿劳动而大规模发行货币。 但是,这种去中心化的发币机制存在着一个天然的经济缺陷:它无法根据区块链上的财富增长情况动态调整发币量,而当财富增长快于货币发行,就会形成通货紧缩的局面,也就是没有足够的新增数字货币来匹配区块链上的财富增长。 我们通过与传统中心化货币发行机制对比来说明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发币机制的缺陷。 人民币,中心化发币机制下,主要有三种方式可以新增货币发行: 1、出口创汇形成外汇占款投放。把国内生产的商品买到国外,获取美元,再把美元结汇,获得人民币流通进入市场,国家用美元购买海外的大宗商品。在这个过程中,新增加的财富是大宗商品,外汇占款投放了对应的人民币。 2、银行贷款。开发商盖了房子,个人从银行按揭贷款买了房子,努力工作还贷款。在这个过程中,新增的财富是房子,对应的人民币投放是贷款,最终个人通过劳动归还贷款实现财富。 3、银行利息。把钱存银行,会获得利息,而利息率是对应着经济增长率的。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增长就是财富增长,对应的人民币投放就是存款利息。 以上三种方式,新增加的财富都有新增的货币匹配,所以市场上足量货币追逐着足量的财富,货币价值是稳定的。 再来看区块链的货币发行。 通过挖矿记账的劳动获得增量数字货币。这个过程中,财富增长嫌顷是挖出的区块和去中心化的账本维护,对应新增的数字货币发放。然而,区块链上的财富产生并不是只有挖矿,还有通过智能合约达成的商务合作,还有原生数字艺术品NFT创作等等,这些新产生的财富,并没有对应的数字货币发行。 我们用NFT来说明。一个艺术家在区块链所在的元宇宙中创作了一个艺术作品,这个作品如果在链下拍卖,可以达到100万美金,而这个作品放上区块链后,整个区块链上的财富增长了100万美金,但是却没有对应的数字货币产生。如果这发生在中心化的发币机制下,可以通过上述方式1和2获得对应的货币投放。假设一年内有100个NFT作品产生,这些作品在链下估值1亿美金,而在链上却没有对应这1亿美金财富的数字货币投放。 由于NFT只能在链上通过数字货币进行交易,于是数字货币就涨价了。当区块链上的NFT财富越来越多,且增长速度超过了挖矿的货币投放速度,那么NFT的对应数字货币的价格就会越来越低,同时数字货币对应的链下美元价格却越来越高。这样,在区块链上就产生了通货紧缩的现象。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最终可能挖矿一次产生的数字货币就可以买下一个链下估值100万美元的NFT。 那么,到底是挖矿有价值还是数字艺术创作有价值?比特币已经出现了这个怪现象,一个高碳消耗的毫无创造性的挖矿工作得到的1个比特币可以抵得上中国一个普通白领阶层一年的工资收入。 元宇宙的经济生态是建立在区块链技术上的,那么这个缺陷衫者桥会给元宇宙带来怎样的经济危机? 未完待续……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区块链技术之区块链增量市场困局何解?内容由互联网整理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0792jiaju.com/post/3207.html,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