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快讯 > 正文

6月18日发布白皮书,Facebook加密货币真的要来啦

Facebook终于要公布其加密货币计划Libra的细节了。据TechCrunch报道,一位消息人士透露,Facebook目前计划在6月18日发布一份白皮书,解释其加密货币的基础信息。他表示,多位投资者已经被告知这一发布时间。与此同时,该公司负责北欧金融服务和支付合作伙伴关系的Laura McCracken也确认了这一时间,并表示,该加密货币的确将与一篮子货币挂钩而不是单一货币(比如美元),以防止价格波动。

昨天TechCrunch收到了来自Facebook区块链团队关于6月18日新闻禁令的请求。此前,The Information的报道也表示Facebook的加密货币项目将在本月晚些时候推出。

Facebook拒绝评论有关其加密货币项目的任何消息。不过,如果Facebook与合作伙伴或政府之间出现一些混乱,公告日期可能会有变化。消息人士称,Facebook的目标是2020年正式推出加密货币。

Facebook加密货币的正式发布将开启商业和社交网络支付的新时代,它可以用于在朋友之间日常支付或者海外移民为国内家庭进行跨境汇款时提供低费率或免费的服务。绕过信用卡交易费也可以让Facebook加密货币为传统电子商务支付商家提供更便宜的支付方式,促进打赏内容创作者这样的微支付。同时,它也能更好地了解用户购买了什么产品或哪些品牌,可以帮助Facebook进行广告衡量、排名和定位以扩大其核心业务。

以下是TechCrunch对Facebook区块链项目的了解:

名称:Facebook可能会使用Libra作为其加密货币的公开名称,而不是BBC报道的GlobalCoin。据路透社报道,Facebook已经在瑞士注册了一家名为Libra Networks的公司,用于提供金融服务。Libra可能取自LIBOR(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用作银行间借款的基准利率),LIBOR适用于银行,而Libra则适用于民众。

代币:该加密货币将是一种稳定币。据The Information报道,Facebook已经与金融机构就提供资金构建价值10亿美元的一篮子法定货币和低风险证券进行了交谈,这些证券将作为抵押品来稳定币价。 Facebook正在与多个国家合作,以获得稳定币的预先批准。

使用:Facebook的加密货币将通过Facebook产品(包括Messenger和WhatsApp)零费率转账交易。 Facebook正在与商家合作以接受这一稳定币作为付款手段,并可能提供注册奖励。The Information还报道称Facebook还希望推出ATM,以便用户可以用加密货币兑换传统资产。

团队:Facebook的区块链项目由前PayPal总裁、Facebook Messenger副总裁David Marcus管理。他的团队包括Instagram前产品副总裁Kevin Weil、Facebook的前财务运营部门负责人Sunita Parasuraman以及许多精英工程师。尽管Facebook的合作伙伴关系导致了许多泄密事件,但团队一直在Facebook总部的一个专门的部门工作以提高保密性。

治理:The Information报道称,Facebook正在协商创建一个独立的基金会来管理其加密货币,要求公司支付1000万美元来运营一个节点,以换取对代币的治理。节点运营商也可能会获得财务收益。 通过在项目治理中引入一定程度的去中心化,Facebook可能能够避免持有大量全球性货币带来的监管问题。

区块链技术如何让不动产办税更精准更便民?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区块链,区块链是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保证安全,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储存、难以篡改、防止抵赖的记账技术。典型的区块链以块--链结构存储数据。作为在一种不可信竞争环境中低成本核举游建立信任的新型计算范式和协作模式,区块链凭借其的信任答宏建立机制,正在改销改变诸多行业的应用场景和运行规则,是未来发展数字经济、构建新型信任体系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各类区块链虽然在具体实现上各有不同,但在功能架构上存在共性,区块链的功能架构划分为基础设施、基础组件、账本、共识、智能合约、接口、应用、操作运维和系统管理等模块,这些功能架构同时阐述了区块链。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区块链的作用,也就是它的应用。区块链源于加密数字货币,正向多领域延伸。2019年以来,区块链在各领域应用落地的步伐不断加快,正在贸易金融、供应链、社会公共服务、选举、司法存证、税务、物流、医疗健康、农业、能源等多个垂直行业探索应用。截止2019年8月,有全球各级政府推动的区块链项目数量达154个,主要涉及金融业、政府档案、数字资产管理、投票、政府采购、土地认证、不动产登记、医疗健康等领域。2019年6月18日脸书牵头发布全球数字加密货币项目“天秤座”的白皮书,“天秤座”将作为一种简单、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为数十亿人提供无国界、低成本、普惠的金融服务。“天秤座”一经宣布就受到了全球各界的关注与讨论,各国监管部门先后发声,显示出区块链技术在重塑全球金融基础设施方面的巨大潜力

数字人民币真的来了,它将如何影响每个人的生活?

这是白话区块链的第 1344 期原创 作者 | hebao 出品 白话区块链(ID:hellobtc) 6月5日,继深圳(5万份,每份200元)、北京(20万份,每份500元)等地相继向居民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之后,上海也紧随其后,开启“数字人民币 五五欢乐购”红包活动——共计35万份,每份金额55元。 作为数字人民币研发落地进程中的又一次常规性测试,这也意味着我国的法定数字人民币DCEP(Digital 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很快要向公众正式亮相,即将走进并改变我们的时间窗口越来越近。 01 低调潜行,一直走在前列的数字人民币 2019年6月Facebook发布私人数字货币计划Libra的白皮书后,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管催化剂,倒逼央行们的原有数字货币计划加码提速,极大刺激了各国央行对央行数字货币(CBDC)及全球稳定币体系的兴趣。 而在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的冲击之下, 全球主要国家央行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冲卖纯概念研究、测试推广动作更是明显提速 ,其中作为中国版的CBDC,我国的央行数字人民币(Digital 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应该是最亮眼的明星之一。 不过可能与普罗大众尤其是加密圈很多朋友的认知相反,虽然我国对以虚拟货币监管动作频频,态度和举措都极度审慎,但在对区块链技术的实际研究、落配态地应用上,却并不完全居于人后。 往年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公开招聘信息 尤其是数字人民币的研究、测试、落地,我国事实上一直走在世界各主散咐要国家前列: 截至2021年5月,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地区已经经历了多轮测试规模扩大,从最初的苏州、青岛等地的小规模实践,到如今已包含深圳、上海、海南在内的3个一线城市(省级行政区),及成都、长沙、西安、青岛、大连共计5个主要城市的最新测试格局,此外也包含了北京冬奥会、雄安新区这2个特别的使用场景。 简言之, 目前整体覆盖格局可以概括为 “十地一场景”,基本实现了小步快跑的测试要求和落地安排,已经完成了研究、测试等所有的前期准备 ,真正“呼之欲出”。 那数字人民币推出的首要考量究竟是什么?又是否会对目前的数字货币行业带来根本冲击? 02 数字人民币核心定位是在现有货币体系中实现“现钞的数字化” 其实严格意义上讲,数字人民币和Libra、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相比并不是一个维度的事物,也不是专门为了“对付比特币”而生。 因为不同于后者跳脱出既有信用法币圈子的全新“搅局者”身份,数字人民币本质上只是法币(严格意义上讲是纸钞、硬币)的数字化形态,将数字人民币类比做人民币在“印刷技术”上的进步或许更能直观地理解: 数字人民币只是将人民币从纸张(金属)的载体形式转换为了数字化的字符串,其它层面涛声依旧—— “由央行发行,与日常使用的纸币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从法权上效力和安全等级最高” 。 所以央行发行数字人民币的目的,主要是基于现有货币体系中现钞(纸钞、硬币)发行中暴露的种种问题:譬如现钞(纸钞、硬币)为洗钱、腐败、贩毒等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的滋生壮大提供了绝佳空间,同时也为央行感知经济 社会 的资金流向带来监控死角,使得货币政策的效果反馈大打折扣,最终导致央行的货币政策偏离预期目的。 而替代了现钞的数字人民币,则能明显帮助央行解决上述现有货币体系中的种种问题: 1、数字人民币能大幅降低发行、兑换等成本 根据CEIC截至2021年3月的最新数据,我国人民币M0(简单理解为纸币、硬币等现钞)近5年来持续走高,目前已经突破8.65万亿,每年都需付出高昂的现钞发行成本(印刷、发行、押运、流通、破损、销毁等)及兑换过程中的摩擦成本。 2016-2021的M0增长 而在数字人民币体系一次性搭建成型后,可以大大降低现下现钞发行、兑换过程中的高昂成本,理论上后续也只存在对应数字人民币体系的运营维护成本,且逐年边际递减直至趋近于零。 同时数字人民币相比现钞也可提高流通过程中的透明度与流通效率,从而有效提升支付清结算的效率和央行对资金流动的监控。 有朋友可能会说,如果是降低纸币等发行、兑换的成本并提升资金流向监控能力, 那现有的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就可以实现,那为何还要“多此一举”呢? 关键就在于第三方支付依赖于传统银行账户,无法满足公众对于匿名兑换、线下兑换的两个关键需求,从而 不可能完成取代现钞的 历史 使命 : 譬如公众在去药店购买计生物品等类似希望实现隐私保护的匿名支付需求时,百元大钞明显优于第三方支付; 譬如飞行模式、偏远山区、境外兑换等无网无支付系统的支付困境及因地震导致的金融基础设施瘫痪等极端情况,百元大钞也明显优于第三方支付。 2、数字人民币可实现匿名、离线兑换 而数字人民币则针对性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从而可彻底实现对现钞的优势替代。 首先,数字人民币在账户模式上是松耦合的,这意味着用户既可以选择将数字人民币钱包与自己已经开设的银行账户绑定, 也可以选择仅凭数字人民币钱包、脱离传统银行账户体系独立使用 ,就像我们目前任意一个钱包地址一样,可以脱离银行账户生成、使用。 这样数字人民币在消费场景内的闭环流转可以完全脱钩银行账户,实现等同现钞的匿名支付属性,除非用户需要在“数字人民币钱包——银行账户”之间充值、提现,否则用户与用户之间的数字人民币相互转账支付,无需进行个人数字人民币钱包与个人的绑定,满足了人民币现钞原先只有人民币现钞支付独有的匿名支付场景需求。 此外, 数字人民币还通过支持付款方和收款方的“双离线支付” ,从而实现现钞支付的线下全覆盖优势,摆脱了对网络的依赖,在面对一些特定的使用场景时依旧能够满足支付需求。 一言以蔽之,数字人民币核心目标是在现有货币体系中实现“人民币现钞的数字化”,同时它也借助匿名支付、离线兑换的优势,确实可以彻底替代公众的现钞支付需求,有望帮助我国最终完成“无现金 社会 ”的愿景。 03 数字人民币有助于央行应对类似Libra等稳定币的挑战 我国的第三方支付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市场规模和使用形式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用户使用教育、商家基础设施也已基本健全,支付电子化、数字化形式已经成为主要潮流。 而传统现钞支付在第三方支付的爆发式增长中逐步式微,私人数字货币也在不断完善差异化数字支付需求, 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力,同时也为央行支付、结清算等方面的监管能力实现带来了较大挑战。 因此数字人民币的推出适逢其时,作为国家信用背书、央行发行的数字化形态的法定货币,它在第三方支付完成市场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法定货币的数字化进一步提高了支付系统效率,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支付安全、效率、隐私以及便捷的需求,提升人民币支付的便利化水平。 更关键的是还能减少人们对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平台移动支付的依赖 ,并可有效应对Libra等全球稳定币的技术革新冲击,增强我国现有支付体系的鲁棒性,保护人民币的货币主权和法币地位。 因此,虽然数字人民币的核心定位是对我国现有的人民币体系做数字化的“升级强化”,但在面对以Libra为代表的稳定币,尤其是它们所掀开的数字货币及货币主权博弈的全新维度时,明显相比现有的货币体系更具竞争力。 笔者也已在第一时间申请了上海的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在上海的朋友也可以尝试一下,期待我们的数字人民币早日与大家正式相遇。

发表评论

  • 人参与,条评论

热门阅读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