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站长
老司机 路子野 随时超车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开始有不少公链宣布主网上线,包括以太坊、EOS、TRON、Ontology本体、Qtum量子链、OKchain、Cosmos等新老公链百花齐放,公链赛道也呈现出“战国”局面。
公链数量增多是区块链产业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但对于投资者、开发者也面临一道选择题:如何评价一条公链的好坏。TPS性能高?DAPP数量多?日活高得?易于开发?亦或是交易量高?
关于如何评价一条公链,以及评价维度的问题,在5月30日的金色相对论之掌柜调查署第22期《公链·战国》,Ontology本体创始人李俊、Qtum量子链联合创始人帅初、OK区块链工程院首席研究员胡大鹏三位大咖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评价之前,你应该了解它的广度与成熟度
Ontology本体创始人李俊认为,公链评价分成两个层级,即基础设施对各种行业应用支持的广度和成熟度。
其中广度,是指这个体系是否能支持不同种类的行业应用。比如说有些简单的DApp可以跑,但是对于复杂的商业流程,特别是在涉及到和实体法律体系和商业模式集成的情况下,一些链就很难支持。
成熟度,指有了更广度的支持模块,比如分布式ID、分布式数据、分布式信息交换,这些协议的标准化程度、健壮性和成熟度。在底层设施方面,满足不同场景的可扩展性要求,比如分片、跨链、多层等等,是否能更完整的综合性支持。在生态方面,生态治理理念是不是稳定成熟,而不是仅仅通过市场运营和热度运营来扩展。另外,有没有自己核心清晰的战略发展方向,以及拓展这一战略方向的核心推动力量很重要。好的公链体系,应是核心推动力量和分布式社区扩展的结合产物。
共识非常重要
Qtum量子链联合创始人帅初认为区块链领域的基础设施,作为基础设施,对其要求也是最高的。所以他从技术角度给出了6点评价指标:
1、共识机制是不是开放性的?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加入这个网络,并成为一个全节点。类似比特币的网络,虽然全网算力非常高,但是作为个体,你依然有机会solo挖矿比特币,并且概率上,依然有挖出一个区块的可能性。我觉得这种概率上的开发性对公有链的共识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种概率性杜绝了连续作恶的可能性。
2、全节点的数量,全节点的数量是最简单的一个指标来衡量公链的去中心化程度,例如BTC网络有1万多个全节点,eth有大概6到7千个全节点,Qtum网络有大概4000个全节点,分布在全球65个国家。全节点的数量是公有链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3、GlobalTPS,是我之前提出的一个概念,定位为:全局TPS。目前行业流行的TPS的概念其实没有太多意义,如果一个网络只有3个全节点,和一个网络有3000个全节点,来对比TPS,那么这个是没有任何意义的。Global TPS = Full nodes Amount * per node TPS, 我觉得这个指标更能综合衡量一个公有链网络的性能。比如虽然BTC的tps只有4左右,但是加上1万个全节点,4*1万=4万的全局tps,其性能也是非常好的。
4、无限的灵活性和可拓展性,一个面向的应用的公有链,需要智能合约来提供无限的灵活性。无限的可拓展性,Qtum也在规划相应的方案,目前行业里面没有一个平台实现无限的可拓展性。
5、资金绝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个需要代码经历长时间的考验和审计和迭代,这个是公链的根基,并不是一种新的共识机制或者一个新的虚拟机就是好的,对于涉及用户的资金的设计,需要长时间的考验,某种意义上BTC的一部分的价值来源正在于,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沉淀出来的价值。
6、公有链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指标和体系,需要行业一起推动来建立一些有效的评价指标。
安全的才是好公链
OK区块链工程院首席研究员胡大鹏更注重公链的安全性,他指出首要的维度,肯定是安全性,这一点毋庸置疑。区块链作为一个金融属性很强的系统,其它所有需求都不能以损害安全性为代价的。
另外关于TPS和Dapp两个维度,他们都很重要、但都不是绝对的。TPS低或者Dapp数量少不一定公链就不好,这都能找到反例。比如说比特币的性能就是最慢的;瑞波和恒星上面的Dapp也很少,几乎为零。因为他们的定位不是一个智能合约平台,谈不上Dapp生态,但是它们两个的表现也不差。
除此之外,我个人更看重激励机制的设计。因为除了金融属性之外,区块链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社区属性。目前大多数的激励机制都聚焦于挖矿这个环节,而缺少对于其它方面的激励。其实对于生态参会者行为的激励也很重要,尤其是持续的对生态有贡献的参与者更应该有激励。很期待在这方面有实际突破的项目。
实际上公链最大的优势其实就在于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性只是去中心化的一个结果,两者之间不是并列关系。但去中心化的猜唯公链速度实在太慢,于是出现区块链穗坦培3.0的EOS为首的一信举系列DPoS共识机制的公链。但实际上这些公链是由少数节点控制,牺牲了去中心化程度,只能称作是联盟链。想要改善这个问题目前就只能从其他角度出发,今年蛮多想要解决“不可能三角问题”的项目,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切入。近期你可以关注一下Velas,Velas是用AI来提高网络达成共识的速度,可以避免提升性能就必须要牺牲去中心化程度的情况。潜力还挺大的,他们应该是主要做支付领域,因为和CoinPayments是一个老板,所以CPS的生态都是直接对接到Velas。
CORE公链和FSC公链都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公共链,但它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一些不同:技术架构:CORE公链采用了DPoS(Delegated Proof-of-Stake)共识算法和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数据结构,旨隐扒此在提高交易速度和可扩展性;而FSC公链则采用了PBFT(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共识算法和MPT(Merkle Patricia Trie)数据结构,强调安全性和稳定性。生态建设:CORE公链注重开发者社区建设和生态扩张,提供了完整的开发工灶迅具和支持,鼓励开发者参与核心开发和应用开发;而FSC公链则重视企业级应用场景开发,注重与各行业合作伙伴的联合开发和落地,以推进区块链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和应用。发展阶段:CORE公链相对较为年轻,主网上线时间为2019年6月,目前仍在积极发展中;而FSC公链则由中国国内此拿领先的区块链服务商 —— 飞天链(FISCO BCOS)团队打造,并于2018年7月正式上线,拥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成熟的技术体系。总之,CORE公链和FSC公链都是值得关注和探索的区块链项目,但其技术架构、生态建设和发展阶段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同。在选择使用哪一个公链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情况综合考虑,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区块链项目。
AUV公链的安全性很高,是智能穗耐合约、防篡改的,形成了业务管理规范结合技术解决方案、研发与悉族举生产分离等高数睁碧据安全性设计。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公链赛道争霸战:如何评价一条公链的好坏?内容由互联网整理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0792jiaju.com/post/2807.html,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