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站长
老司机 路子野 随时超车
真正的区块链社群什么样?比特币从发布到落地已有9年的实践,它没有公司,没有艾西欧,从零做到了1000多亿美元。比特币已足够伟大。它的运营完全依靠一群有共识的人形成社群而共同完成的,这也是目前区块链最成熟的作品。然而,后来者已经将这种模式成功地改革。先发Token,改进原来的记账方式,激励方式。原本这种Token的改革是为了将Token按照工作量分给用户和合作伙伴,更多人力资源参与创业,降低了创业风险。真正地实现Token证券化,能最大限度地发挥Token的作用。
就像股票是资产股份化工具一样。通过对比可以更通俗地理解,古典的创业者做公司要起码51%以上的股份,然后公司挣出足够多的利润,然后才是这个公司的价值。而区块链的创业者则不同,创始团队也是社区成员。社区是所有成员的,不是创始团队的,前期社区创建之初是从中心化的再创始团队的支持下开始发展起来的,后期中心化程度会越来越低,创始团队的决策权和权重会逐渐降低,甚至边缘化
这种创始团队被边缘化的过程,也正是社群建立起来的过程。比如以太坊所建立的社区,理清发展历史就可以看到这一清晰的脉络。V神及其团队,各类Dapp开发者,包括交易所、钱包、各个爱西欧的团队们,大家都在为这个社区的建设作出贡献。V神及其团队现今对以太坊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小心。
可以说,Token是共识下的共同创业,不是相互收割。本质上,核心企业在商业生态系统中组一个"局",西方人称这个局做"商业经济共生体",所以我们今天在看区块链为生意增值的时候,除了看区块链是否为核心企业增值,也要看区块链是否为整个的商业共生体增值,创造更高的结构效率,重构商业格局。事实上,区块链社群早已逐渐向"经济体"转变。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经济学家Antoine Martin表示,经济体(Economy)指的是一群经济个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关系,个体与个体之间流通的货币可以互相兑换。
比特币专家Savvas Savouri也指出,区块链加密货币具有法定货币的特性,可以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商品流通的交换媒介,因此,在法定货币世界里形成的经济体,同样可以在加密货币世界中运作。商业经济体,离不开社群建设,但一定是行业相关项目和人员共同参与,共同建立和共同完善的。譬如一个解决银行之间跨境转账的区块链项目,那么银行业共生体应该由许多商业银行角色组成,把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业务活动依时间先后串起来,就是创造价值的逻辑跟路径。再比如,一个版权方面的区块链项目,那么社区的建立一定离不开各版权项目方及需求方。
建立区块链的社群的三部曲:1、确定社区的共同意识和利益;2、社区第一批原住民;3、Token经济模型运转。Token的激励让区块链的社群也变得不一样,社群每个人都是项目的参与者,也是投资人,也是发行方,也是产品设计者。这种角色上的巨大变化,让人人都在参与、推广、投资。人人都是商业共同经济体,用分布式的经济系统把所有人都连接在一起。
这里面的三步环环相扣,没有先后时间或空间顺序,必须在发布前设计好,未来的各种奖励手段才可以有效利用,包括:AirDrop,糖果,侧链交互等等。但无论什么样的项目,都是以数字货币作为吸引新用户、激励老用户和应用开发者的手段。社群只是一个区块链的初级目标,它的终极理想是商业经济体。并且以区块链技术为主的商业经济体更胜一筹的是,法定货币经济体的支付系统,都需要经过某个中心才有办法完成,但区块链数字货币经济体让各方绕过这些中心,以点对点方式完成所有交易流程。
不仅解决交易过程中的信任问题,同时让消费者与厂商或店家直接建立交易关系。而且未来token在社群里作为代币进行流通,从而达到共同建设社群的目的。甚至随着社群建立的成熟,数字货币可以在二级市场得到增值。这样oken就具体流通和投资的双重属性。这才是token的意义所在。设计好区块链商业经济体,就是构建了理想的生态系统,我们一直畅想的理想人类社会就可能诞生于此。
社群可以让察散团队和用户有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团队可拿弊以解答用户的问题,汇报项目的进败敏氏度,也可以汲取用户意见把项目做的更好。
引言:每个产品都觉得自己的用户少 我们身处互联网社会,大部分时候都是作为一个产品的用户的身份,但是多多少少应该都知道一些词:社群运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品牌曝光,营销策略……做这些工作,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越来越重要,当然也越来越难。因为狼越来越多了,能吃的肉越来越少了,每个公司都认为自己的用户少,人永远都不够! 第一点:圈人容易留人难 有人说,我们这都区块链时代了好么,快别说互联网的那些概念了!其实不管是哪个时代,核心元素是啥,是人啊!从原始部落到互联网生态,哪个都离不开人。所以,区块链时代又怎样,虽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目前来说各种产品和项目虽然都比较好圈人,新的产品和项目现互相竞争比较小。从品牌来说,我们每个人能够记住的同一品类的品牌不超过七个,如果你的品牌不占据前三位,那对不起,你可能没有机会了袜态,但是现在的区块链生态中连基本的品类都还没有,占据前三,可以说是非常容易的,但是这里说的容易是第一步的圈人容易,区区一个空投就可以换来你的实名信息,这在传统行业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了。各种圈人手段,空投,发糖果,艾西欧,组项目,搞培训,简直是6到飞起。 问题来了,圈人容易,留人难,如何留人,那就需要运营了,这就是社群运营了。 第三点: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质量高的社群 社群是啥?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社群的定义如下: 一般社会学家与地理学家所指的社群(community),广义而言是指在某些边界线、地区或领域内发生作用的一切社会关系。它可以指实际的地理区域或是在某区域内发生的社会关系,或指存在于较抽象的、思想上的关系。 敲黑板,请注意概念中的关键词,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不停的互动,沟通,产生了社会关系。所以需要从人和人的链接逻辑去思考。 1.社群目的 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是奔着利益去行动的,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我们加入一个社群,就是要得到一定的利益,我们常见的这些社群,都是以共同兴趣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比如说,暴走群,户外探险群。我们来到这些群想要得到的就是同类人群的认可。所以说,我们建立一个社群,要最直接的用核心利益点来吸引到潜在的用户。群的本质就是召集一帮人,然后一起做件事。所以,你需要给大家一个很明确的目标。比如,你搞一个早起群就不如搞一个“21天早起群”好,因为后者更加明确;再举个例子,你搞一个减肥群就不如搞一个“一周减两斤群”好。你一定告敬源要给大家一个明确的主题,告诉大家你这个群是干嘛的。 2.社群规则 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不成方圆,群规则很重要,这是一个群中的“宪法”。所有人不能违背。不管你是收费群还是免费群,不管你是互助群还是兴趣群,都要有自己的群规。而且以我的经验,群规越严,群的质量就越好。比如,我们现在参加的好文孵化营,光看这个群规我都看了半天,规则设置透明,群内成员沟通机制明确,推选机制明确,而且是付费群,虽然是付费的是KEY。而且我稿肆发现在收费群的质量普遍比免费群好,就是因为收费本身就提高了入群的门槛,筛选掉了一群不靠谱的人,这本身就是一种群规呀!当然群规则也可以不断迭代的,和企业操作手册一样。我真的看过一些群规是群规2.1这种带版本号的。 3.用户分级 我知道每个币圈人的手机里都有很多个群,但是你观察过没有,很多群都变成了广告圈,或者是死群,如果是一个活跃的,能够发展的不错的群,他会有一个特点,比如说一个群100人,10人是核心发言人群,20人是活跃发言人群,剩余70人都是不经常发言的人。 所以如果要想高质量的群,核心团队很重要,所谓队伍要有人带,而且还得有个连长班长啥的能带得动的人,确立分级,无论是形式上的,还是自发的,都必须要有。因为资源永远都是有限的,分级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你的运营资源以最高效,最精准的方式迅速惠及到那些对于产品最重要的用户群体。比如说币乎要好好运营币乎百咖秀的这群人,因为这是币乎的精准用户人群啊,未来的广大用户群体是要靠这些人来带的! 4.用户引导 这几天翻了一下支点,觉得最有意思的一块儿在于,你要想加入伯乐系统,那就要通过考试,我滴天的,这个考试可牛了。这就厉害了!我觉得不仅仅是加入伯乐的时候需要考试,甚至进入到币圈都需要考试。我还想举个例子,就是token钱包,使用的时候也会让你通过考试,而不是简单的弹出一个页面告诉你钱包有风险, 私钥要保存啥啥啥的,因为我们习惯了不去看这些东西,难免到时候面对一个全新的东西出差错,到时候会给token钱包带来负面影响。所以钱包除了明确告知,还让你通过考试才能使用,这真是一个明智之举,非常为用户考虑,而且很有诚意。有诚意的产品,才是好产品。还有哔哩哔哩,加入会员居然也要考试,导致我现在都不是会员。 上面说到的其实是用户引导的其中一种,称之为规则引导。还有一种称之为任务引导,即给用户设置难度级别由高到低的不同的任务,通过完成任务来引导新用户成长,在不同的阶段给予用户不同的奖励,增强用户和产品之间的粘性。其实不仅仅是新用户的引导,不同等级的用户之间都应该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成长线。 用户引导其实不仅仅是靠体系,也可以靠人,游戏中的师徒系统其实就是非常好的一种形式,通过强者和弱者之间的价值连坐机制,让强者和弱者,以及产品之间形成良性的闭环。 5.用户培训教育 互联网领域常提及用户教育,不是说让人走向理性的自我和正确的认知的那种教育,简单理解则是为了向用户宣传、教导、解释某种现象、问题、行为、功能等而有针对性的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或内容传输。 写到这点的时候,我想到滴滴,用钱砸出来的用户教育,滴滴打车强行用补贴,养成了我身边许多人即使在没补贴情况下也会先叫车再出门的习惯。但是一般来说这种除非你很有钱,不然只能是通过产品设计,交互设计,来给他们提供超乎想象的体验,可以是超乎想象的便捷、超乎想象的舒适、超乎想象的美感等等,来刷新用户以往对于同类服务或产品体验的理解,达到吸引尤其是长期吸引用户的目的。因为用户是不接受主动教育的,只能通过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为他们提供激动、茫然、好奇、警惕、鄙视等等各种各样的心情,被动进了你的课堂,才会有你为他们进一步提供棒棒哒体验,从而实现用户教育的可能。 以上只是最近思考的一个简单总结,这是大概做一个框架。实际上的用户运营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因为每个产品不用,每个行业不同,企业和用户的关系在每个阶段也不同,所以精细化运用不仅需要方向,还需要细节的实践。比如说在知乎的早期用户运营阶段,由于种子用户大多来自互联网、创业圈,早期的知乎所讨论的问题大多是IT、互联网相关的问题,同时为了让知乎的内容扩充到各个领域,知乎在开放测试的进程中,有针对性的选取了一些领域来做运营。 以上。全文。 第四点 币圈的各种产品在运营阶段现在已经进入到了正式的用户运营阶段之中,其实在用户运营中,币圈和其他圈没有什么区别,核心都是人,人之欲,无外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之前听过一个前辈讲,运营工作的最高境界,人间,天堂,地狱,皆存于我心间。用以自励。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币圈子解析:真正的区块链社群什么样?内容由互联网整理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0792jiaju.com/post/2770.html,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