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站长
老司机 路子野 随时超车
币价回暖,矿圈暗流涌动,二手显卡交易也卷土重来,显卡挖矿并非新事物。它一度是比特币挖矿的必需品,李笑来就曾以一己之力,将淘宝上的高端显卡买到断货。在2017年的大牛市中,显卡挖矿再次崛起,甚至有显卡厂商和经销商加入其中,两年来,显卡挖矿随着币价浮浮沉沉。有矿工因此获利颇丰,也有人黯然出局。
行业周期、技术难题、未来前景……如今的显卡矿工们,正面临着重重挑战。
01 疯狂入场
“币价涨了,朋友圈里倒腾二手‘矿卡’的又多了。”在淘宝上经营电脑攒机业务的老张发现,自己的苦日子可能又要来了。
他记得,2017年时,显卡经常断货,价格也飙涨。他不得不对不满的顾客们解释:“显卡都被矿工买去挖矿了。”
而2017年显卡紧俏的直接原因,是以太坊的暴涨:这一年,以太坊从年初的不足10美元,攀升至年底的1400美元,实现了140倍的涨幅。
而以太坊高度依赖显卡进行挖矿,这让显卡在2014年被比特币挖矿业淘汰后,再次成为矿工们的新宠。
和以太坊同样依赖显卡挖矿的,还有门罗币、达世币、ZEC等币种。在2017年的这波牛市中,它们也崭露头角,这加剧了显卡供应的紧张程度。
在逐利的矿工面前,以往高端显卡的主力消费人群——游戏玩家们,完全落败。显卡圈开始充斥着各种光怪陆离的传说。
“最有名的一个,是有大矿工开着卡车堵在显卡工厂门口,拿着成箱的现金要求拿货。”老张说,“大矿工开出的价格比渠道商高出一半,显卡厂商‘只得就范’。”
然而,市面上大多数的高端显卡货源,仍然掌握在显卡生产商与渠道商手中。它们“亲自”下场挖矿,早已成为了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当年的华强北,超过一半的显卡经销商都试过自己挖矿。”在华强北经营显卡业务的侯北川回忆称。显卡挖矿火爆后,他也投入了显卡矿机的研发和生产。
起初,侯北川只希望做熟客的生意。但随着币价的走高,找到他的生客越来越多,报价也越来越高。他“禁不住诱惑”,接了许多单子。
“2017年年末币价最高的时侯,许多生客找过来,一下就要订几十台矿机。”侯北川回忆,“大多数人都操着四川口音,都是先款后货,爽快得很。”
显卡价格很快被矿工们拉高。“那年,GTX1060 6G显卡最高被炒到了2800块钱,比之前涨了60%。”老张回忆。
连带效应随之而来。有游戏玩家很快曝出,自己在实体店甚至京东等电商平台购买的全新显卡,出现了使用痕迹。
有人怀疑,显卡生产商加入了挖矿行列,甚至将挖过矿的显卡以全新名义发售。
此后,京东迅速关闭了显卡商品的七天无理由退货服务,以防有人买了显卡挖矿七天后再退货。但游戏玩家们最担心的——显卡生产商下场挖矿,却似乎在今年成为了现实。
今年年初,主营显卡设计、开发、制造的港股上市公司柏能集团(HK.01263),被媒体曝出即将进军挖矿行业。
这家公司是知名显卡品牌“索泰”“蓝宝石”的拥有者,同时生产基于GPU两大巨头——英伟达与AMD芯片的显卡。
今年1月,柏能集团发布公号称,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栢能财富”与合作伙伴在中国大陆设立了合营公司,从事服务器租赁、云计算与深度学习等项目。
但据星球日报等媒体报道,柏能集团的云计算业务,其实就是显卡。
凭借着自营的显卡生产、供应能力,显卡厂商也许将成为显卡挖矿圈的重要力量。
02 潮起潮落
“柏能集团进入矿圈的时机,已经是挖矿行业的最低谷。”区块链研究员孙原表示,“这更像是一次抄底。”
在他看来,与比特币的挖矿机制相比,显卡挖矿的规模较小,资金门槛更低。但正因如此,在行业周期面前,显卡矿工们受到的冲击更加明显。
“他们资金实力有限,容易追涨杀跌,形成踩踏效应。”孙原说,“许多人争先恐后地入场,币价跌了又匆忙抛售矿机套现,大多损失惨重。”
与比特币相同,币价的周期变化,仍然是影响显卡挖矿的重要因素。
“币价最高时,以太坊挖矿3个月就能回本。”侯北川表示,“最低的时侯,两年都别想回本。”
但在许多显卡矿工看来,尽管资金门槛低,也无需矿机厂商开发专用芯片,但显卡挖矿在技术、运维等方面的要求,比比特币挖矿还要高。
“比特币挖矿有成熟的矿机、傻瓜化的管理软件。”侯北川说,“只要有人,有资金,有低廉的电价资源,谁都可以做。”
但显卡挖矿却不同。“早年,显卡矿工都是‘机架’挖矿,散热效率低,维护困难,也存在安全隐患。”侯北川说,“后来,专业的显卡矿机不断出现,显卡挖矿才逐渐进入正轨。”
显卡矿工们使用的挖矿机架,显卡直接暴露在外,侯北川展示了他设计的一款显卡矿机。这款矿机外形为长方体,配置了高达1700W的高功率电源,支持8块显卡同时挖矿。
一款市面上常见的显卡矿机“我们的显卡矿机,连显卡都是为专门挖矿定制的。”侯北川介绍道。
他解释称,传统的显卡大多是为游戏玩家设计——一般一台电脑只需要一款显卡,显卡自带风扇,可以提升散热效果。但显卡矿机动辄6到8块显卡,如果每块显卡都自带风扇,只会互相干扰,破坏散热效果。
“所以我们联系显卡厂商,定制了一批没有风扇的显卡。”侯北川说,“我们再在矿机侧面加装大功率风扇,以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
但显卡矿机仍然面临着许多技术问题。“例如,显卡矿机通过螺丝将显卡固定在机箱上,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松动。”显卡矿工老赵对一本区块链表示,“因此,显卡矿机不适合运输。”
相比于“逐‘电价’而居”的比特币矿工,显卡矿工更倾向于稳定的电力供应。但许多矿场并不愿意托管显卡矿机。
“显卡矿机占地面积大,功率低。而矿场是以电费计价收取费用,显卡矿机很不受待见。”老赵表示,“除此之外,显卡矿机的运行维护也非常困难。”
“有的显卡矿工会在多个币种之间切换,选择收益最高的币种。这需要矿工拥有便捷的批量管理软件。”老赵称,“所以,显卡矿机的托管费,比比特币矿机高出不少。”
03 未来何在
更低的风险承受能力、更高的技术门槛,都令显卡矿工们担忧。但他们更担忧的,是显卡挖矿越发不明朗的行业前景。
直至今日,以太坊仍是显卡矿工最青睐的币种。但根据以太坊的发展路线图,以太坊将抛弃PoW的挖矿机制,逐步转向PoS,事实上,类似的场景,已经在显卡挖矿中上演。
2018年年中,许多1063显卡(3G显存版本的GTX 1060显卡)矿工们突然发现,他们手中的矿机算力,因不明原因纷纷归零。
这与以太坊的DAG文件有关。根据以太坊的挖矿机制,显卡的显存会被写入DAG文件。而随着以太坊的不断发展,这个DAG文件的大小也不断增加。截至发稿时,以太坊的DAG文件大小已达到了3.05G。
这意味着,所有3G显存版本的显卡,都已经无法参与以太坊挖矿。一批矿工因此被淘汰出局,谈及以太坊的技术演进,侯北川十分乐观。“如果以太坊既没有迎来大量DApp,又抛弃显卡矿工完全改成PoS,那它就是死路一条。”他说。在他看来,以太坊短时间内不会抛弃显卡矿工。
除此之外,显卡挖矿的另一个危机,来自ASIC矿机。如今,各大矿机厂商都在寻找机会,推出针对新币种的ASIC矿机。一旦后者对显卡形成算力碾压,大批显卡矿工将被市场无情淘汰。
“长期来看,ASIC矿机取代显卡矿机,是不可避免的。”矿工孙亮对一本区块链表示,“许多矿工也希望ASIC矿机能降低以太坊挖矿的运维成本。”然而,在以太坊挖矿领域,ASIC矿机厂商的表现却不尽人意。
早在去年4月,比特大陆就发售了适用于以太坊Ethash算法的矿机蚂蚁E3。但它表现平平,较显卡挖矿优势不大,如今,蚂蚁矿机官网已下架了这款产品。
嘉楠耘智曾在去年宣布研发以太坊ASIC矿机,并计划于今年4月发布。然而,关于该款矿机,此后再无新消息放出。
多位显卡矿工对一本区块链表示,直至今日,以太坊挖矿圈对ASIC矿机都是“只闻其名,未见其身”。
尽管前景不明,但在许多矿工看来,显卡挖矿仍然是一个机会与风险并存的市场。
“在历史上,显卡挖矿曾经出现多次‘暴利’的机会。”老赵表示,“去年年末,Grin的出现,就是其中之一。”
在Grin诞生初期,许多消息灵通的矿工便参与了Grin挖矿。早期,Grin的币价在百元以上,许多矿工因此获利颇丰。
不止Grin,许多小币种在短时间内,都曾出现过类似情况,然而,面对小币种的诱惑,大多数矿工们仍然不为所动。
“显卡矿工确实可以自由切换挖矿币种,但成本很高。”侯北川表示,“批量切换挖矿币种在技术上存在门槛。”
他还表示,不同币种对于显卡也有不同要求:有的币种A卡挖矿效率高,有的则是N卡效率高,“盲目切换可能适得其反”。
而矿工们最担忧的,还是遇到空气币。“对于矿工而言,稳定是第一位的。”孙亮表示,“毕竟,我们只是矿工,我们从不炒币。”
一边是来势汹汹的ASIC矿机,一边是仍不明朗的前景,显卡矿工们的肩头重担不轻。
但显卡挖矿,仍被很多人视作捍卫区块链世界去中心化的手段之一。“相比早已中心化的ASIC挖矿,还是显卡挖矿更‘区块链’,不是吗?”孙亮说。
我个人认为显卡的价格肯定可以回归正常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显卡挖坑时代结束,显卡需求会大幅度降低,市场将会变成供大于求,价格自然也要跟着下降。怎么说呢,显卡挖坑时代一结束,显卡价格立马可以回归正常。因为这两年显卡价格之所以暴涨,主要就是因为挖坑导致显卡的需求暴涨,而且这些矿老板还是不缺钱那种,只要旦手显卡符合要求,不看价格直接批量购买,这就进一步导致了显卡价格的上涨,显卡产商们为了专门满足矿老板,也疯狂的生产显卡,导致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产能。如今以太坊合并,显卡挖坑时代结束,显卡需求骤降。原本生产的大量显卡卖不出去,造成库存积压,再加上今年的PC装机市场萎缩,进一步导致了显卡的需求减少。双重压早喊力之下,显卡的价格跟自由落体一样,直线下降。甚至有的显卡厂商已经出现了很严重的库存积压问题。有一说一,显卡价格肯定会回归正常,而且还会大幅度下降,因为现在市场上的显卡太多了,市场压根消耗不掉这个需求。但我给你的建议是,不要在这段时间买显卡!因为现在市面上的显卡,很少是全新的,大部分都是矿老板批量出售的挖矿卡,这些卡的稳定性很差,很容易损坏,因为这些显卡是长年累月的满功率,甚至超功率运行的,而且还是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那种。买这种显卡回来,很快就会坏了的,因为这些显卡超模睁嫌功率,超负荷工作太久,已经对显卡的内部电路造成了损坏。所以这段时间显卡价格会大幅度下降,但最好别买,要买也买那些没有矿卡嫌疑的显卡。总的来说,显卡价格已经回归正常了,而且还会继续下降的,因为一大堆矿卡流回了市场。
央视报道称显卡价格全面暴跌,显卡价格的上涨下跌与什么相关?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目前市面上显卡价格大规模跳水,结束历时2年多的价钱疯涨模式。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显卡价格发生暴跌,涨跌幅又有多大?。在被称作“中国电子第一街”的深圳深圳华强北,许多店面都摆着受欢迎型号规格的显卡包装盒子,店家告知新闻记者,各知名品牌的显卡价格都出现了大幅度下挫,现阶段价钱处在近些年的底位。不但是线下推广门店的店面,网上的电子商务平台、二手交易平台的显卡价格都有些降低。以更为火爆的显卡之一——asusRTX3080为例子,上年最大时京东价格做到了近2万余元,而现阶段京东的价格为不上7000元。显卡的市场前景和价钱与以太坊等数字货币的价钱展现出了较高的关联性。深圳深圳华强北某商家:这一卡之前他人拿去挖矿,如今不许挖,3080刚出来,大家一开始有卖过,后边大部分卖不上,由于大部分被拂去挖矿用了,有卖得话也是成箱取走了。专业人士觉得,本次显卡价格的暴跌和数字货币的整顿工作中相关。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等多单位协同公布《关于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通知》,接着,人民银行等十单位出文预防和处理虚拟货币交易蹭热点风险性,确立表明数字货币有关服务主题活动归属于违法金融业主题活动。伴随着现行政策持续日趋严格,数字货币价钱下降,“挖矿潮”慢慢退去,显卡价格也逐渐暴跌。在调研中新闻记者认识到,有许多投机商因早期高价位压货,库存积压砸在手上最终迫不得已减价,严重损失。而在未来,伴随着目前市面上显卡要求减少、提供增加,显卡价格仍有降低室内空间。不一样的虚拟货币系统软件针对挖矿机有不一样的规定,在其中,以太坊的挖矿机以显卡为关键。2020年后半年逐渐,以太坊价钱不断疯涨,吸引住很多用户涌进在其中,显卡价格随着节节攀升,一卡难寻状况不断产生。深圳深圳华强北某商家:这个是挖比特币的,显卡是挖以太坊的,另一个挖以太坊的里边有8张显卡,是组进来的,上年一台机器一天赚三四百,两三个月就能回本了。在其中有许多投机商以高过官方网参考价几千块的价钱趁机压货,方案抬价后转让卖向销售市场。但伴随着数字货币受冷,很多挖矿撤出币市,显卡价格下降显著。这种游戏玩家手握着大量压货,深陷进退两难处境。深圳深圳华强北某商家:显卡在减价,不愿意卖,一个亏三四千。假如大家都泡货得话,价钱跌得迅速。渐渐地入货,一天放100个。她们进货的过程中是股权溢价拿的。即使显卡价格大幅度降低,可是目前市面上受欢迎显卡的价位依然高过官方网参考价。3DCenter结果报告显示,在上年12月,英伟达与AMD显卡股权溢价一度超出先发提议零售价的80%以上,现阶段仍比先发提议零售价高25%。此外,从要求端看,以太坊区块链系统软件预估将在2022年二季度开展更新,到时候以太清源橘坊的共识机制将由劳动量证实变化为利益证实,这代表着连接点经营者只需质押贷款一定数目的以太坊,即可以认证连接点的方式取得盈利,不会再必须应用显卡挖矿机开展挖矿。有商家预测分析,将来投机商很有可能会很多入答团货,显卡的价钱也会进一步下跌。挖矿大部分不会再购买新的显卡,反倒逐渐很多售卖,游戏中、图像处理、影音视频解决等非挖矿算率要求维持相对性稳定的情形下,显卡价格下滑变成了必定。而从供裂顷应端看,2022年逐渐,显卡生产商一直在改进供应情况。2022年1月RTX30系列产品供应量比去年年底提高了15%。英伟达和AMD等关键显卡生产商都表达在2021年会增加项目投资达到市面对显卡的要求。
众所周知,AMD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在显卡和CPU上,能够同时做到行业top级别的公司。 但与英特尔和英伟达这两大霸主相比,又似乎总是差了那么一点儿意思。 长久以来,AMD的显卡卖不过英伟达,CPU卖不过英特尔,但它却能顽强的活下来,这可真的是一门玄学啊。 上次,我们已经简单长篇大论地梳理了AMD与英特尔之间缠缠绵绵走天涯的爱恨情仇。那么今天呢,咱转移到显卡领域,好好聊聊AMD与英伟达的书剑恩仇录。 诶,你还真别不信,英伟达与AMD同样也有着缠缠绵绵走天涯的银搭一段秘事呢。 (不得不说,AMD还真是够可以的啊,左拥右抱,人生赢家~) 先来说说咱们的老黄同志。 黄仁勋,美籍华人,原AMD公司专业芯片设计师,技术能力十分过硬,混得也相当不错。但不知道是AMD给得太少了还是老黄年少轻狂爱自由,冷不丁地就跳槽了去了LSI Logic,一家倾向于芯片图形处理的公司,还顺便转了个型。叮咚~销售精英黄sir正式上线。 但黄sir又不甘寂寞啊,三十而立正是含苞待放的年纪,于是他一狠心,在1993年拉着两个小伙伴共同创立了英伟达,主攻当时仍处在萌芽阶段的图形芯片市场。 (插一嘴,这时候的AMD在干啥呢?它正在和英特尔相爱相杀打官司闹离婚呢.......) 要知道,早年的图形处理器市场还相当于一张白纸,正处于蛮荒时代,入局的玩家也贼多,竞争可谓是相当的激烈,群雄并起硝烟弥漫啊。 据说,老黄曾经给Bay Area的一位分析师打电话,跟他咨询图形芯片的市场走势,分析师回复说:“这个市场还没起步就已经乱成一团了,现在已经有将近30家公司,你最好还是别干这个。”老黄听后十分感动,然后就成立了英伟达。 真乃一狠人呐! 当时,3DFX这厮因为推出了引领时代潮流的Voodoo 3D加速卡,确立了绝对的江湖统治地位。凭借3D加速卡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和炫目效果,当时的3DFX把所物陪有同行都摁在地上摩擦,当然也包括老黄的英伟达。 英伟达成立初期由于经验不足,发布的产品NV1、NV2显卡都宣告失败了,当时还因为烧钱太多,陷入了财务困难,穷得叮当响,甚至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裁员。 将军百战穿金甲,一将功成万古枯。老黄毕竟不认命,留足了枪支弹药苦心研发NV3,即Riva 128,这时候又顺便搭上了微软老大哥的Direct 3D,性能超越了3DFX的Voodoo和ATI的Rage Pro,虽说画质一般,但最重要的是便宜啊,因此在OEM市场还是灰常吃香的。 从那以后,老黄像开了挂一样,如有神助。1999年,发布了世界上第一块GPU——GeForce 256,不仅极大推动了PC游戏市场的发展,更彻底改变了并行计算,宣告了3DFX统治的结束。之后英伟达更以很低的价格收购了3DFX,让其成为囊中之物。这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长江后浪拍前浪,前浪一不小心就会死在沙滩上。 半导体界也有一个著名的摩尔定律,那就是:每18个月,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量就会翻一倍,从而提升一倍的性能。而老黄就比较变态了,他给英伟达定下的目标是:6个月升级一次,功能翻倍。 快速的性能升级和迭代之下,背后其实是无数程序员和设计师日日夜夜爆肝的结果。也正因如此,英伟达才能一步步站稳脚跟,成为显卡江湖中的头号风罩搏蠢云人物。 进入21世纪之后,英伟达已经肃清了几乎所有的竞争对手,就只剩下一个ATI了,即后来的AMD。 你说巧不巧?ATI的创始人也是华人,名叫何国源,祖籍广东。与3DFX和英伟达的策略不同,ATI走得是一条更高大全的路子,经营范围极其广泛,包括了显卡、视频捕捉卡和电视调谐卡等种种产品,不仅做设计,还自己做代工生产,很大一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了OEM市场上。 然而,ATI做得过于宽泛,自然就不是专攻GPU的英伟达的对手。在英伟达的进攻下,2001年,成立16年的ATI首次迎来了亏损。 不过春风得意后的老黄似乎有点独孤求败的感觉,不知不觉便飘了起来。2000年,老大哥微软给英伟达送来了一笔大单,决定从英伟达这里采购Xbox的显示芯片和媒体传送芯片,为了表示诚意,还直接给了2亿美金作为订金,已经很够意思了吧? 然鹅,老黄还真是飘得忘乎所以了,给的报价过高,惹得老大哥不高兴,不仅没有完成这笔交易,甚至还闹到了法律仲裁的地步。 这把微软给气的啊!毕竟作为老大哥嘛,微软还是有一些威严的,既然小弟不听话,那就必须得好好敲打一番才行。于是,微软找到了英伟达的死对头ATI,把占据英伟达业务接近20%的Xbox二代订单,直接送到了ATI的手里。而被英伟达活活从手里抢走细分显卡芯片市场的英特尔,也开始对ATI眉来眼去的。 树倒猢狲散,市场就会给予最快的反应,遭此变故,英伟达的股价应声而落,从70美金一度跳水到了只有7美金。这谁玩得起啊?老黄无可奈何地再次找到微软,主动认错,请求和解,而后又重新拿到了订单。 但是呢,在英特尔的扶持下,ATI也逐渐站稳了脚跟,显卡江湖双雄的局面正式开始了。 ATI其实是一个老玩家了,成立于1985年,并于1993年上市,而彼时的英伟达才刚刚成立而已。所以在ATI眼中,英伟达不过是一个小屁孩。 90年代初期,ATI一直深耕OEM市场,尤其是笔记本的移动图形芯片。从1997年到2000年,ATI将Rage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地改进设计,最终Rage 128 Pro居然完全可以与3DFX的Voodoo2相提并论。 但是,真正让大家记住ATI的还是Radeon。Radeon就像是ATI的明信片,让大家真正认识了ATI,3DFX后唯一能与英伟达在图形芯片领域掰一掰手腕的一代枭雄。也正是ATI与英伟达长期以来的相互竞争,才推动了显卡的快速迭代和发展,给大家带来一个又一个的神卡作品。 ATI和英伟达既是命中注定的宿敌,同时又是两个惺惺相惜的破局者。 其实从GeForce 2系列开始,英伟达就一直处于优势地位,但ATI也不是吃素的啊,Radeon来势汹汹,初代产品为Radeon 256显卡,性能上完全不落下风,随后又进行提频,改名叫Radeon 7500,性能提升巨大,更是击败了英伟达的Geforce 2 GTS,成为新一代性能之王。 也正是从Radeon 256伊始,英伟达和ATI成为了真正的宿命之敌,它们之间的竞争历程代表了当代显卡发展的历史,一直延续至今。 DX7时代,是ATI一直在追赶英伟达 ,而DX8时代,则是ATI全面崛起的时代。那时候,ATI与英伟达并驾齐驱,争锋相对,你来我往,相互超越。 在DX8时代,当ATI 推出的Radeon7500还没得意多久呢,老黄就推出了里程碑式的GeForce 3,再次取得领先。ATI当然不会善罢甘休,马上推出Radeon 8500,整体表现甚至优于GeForce3。英伟达不甘落后,又推出GeForce3 Ti500来抗衡。ATI不依不饶,发布Radeon 8500,在高端市场取得领先。老黄急了,祭出了一对王炸:DX8时代的究极显卡—GeForce 4 Ti系列。 老黄原本以为Geforce 4 Ti可以完全压制ATI,然而终究还是Too Young Too Naive了。 ATI采取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策略。当Geforce 4 Ti发布后的短短4个月内,ATI便推出秘密武器Radeon 9700 Pro,完美支持DirectX 9.0,性能大幅度提升,深受广大发烧友爱戴。Radeon 9700的完美表现,使得ATI在3D时代第一次真正意义上领先英伟达。 在这里还必须得浓墨重彩地提一茬Radeon 9550。我愿意尊称其为: Radeon·国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究极神卡、ATI乃至显卡史上的绝对经典、中低端市场上神化的结晶、ATI史上的巅峰之作·9550。 其实单从规格上来说,Radeon 9550只有4条流水线,性能非常一般。但关键是人家价格便宜啊,而且能完整支持sm2.0,超频空间巨大,性能可以提升接近一倍,简直就是超级甜点。当年的ATI靠这块显卡把英伟达的5200打得落花流水,你想想,你花白菜的价格就能吃到大鱼大肉,能不香嘛?一代神卡可真不是盖的! 当然了,风水轮流转。就在ATI吃着Radeon 9550的老本时,英伟达已经悄悄地展开了PCI Express攻略,这样一搞,ATI之后就直不起背了。 事实上,英伟达一直在产品研发进度方面略微领先于ATI。早在GeForce 5900发布之前,GeForce 6系列便已经进入研发阶段。 当英伟达拿出大刀阔斧简化后的GeForce 6600时,ATI也推出了X700系列。可惜的是,X700只是X800的小修小改,成本高,还不支持Shader Model 3.0和HDR等新技术,难以被大众接受,低端市场的份额被英伟达抢走了一大半,而在高端市场,X800衍生出的X850系列,也难以与GeForce 6800系列正面对抗。 此外,在极为关键的中端市场竞争中,ATI推出了X1600,但又一次发昏了。作为力拼GeForce 6600GT甚至GeForce 7300GT的新品,X1600一度被寄予厚望。然而,其所谓的12管线有着太多的水分,步子迈得太大很容易扯着档的,ATI的这项所谓的超前技术备受质疑,最终无奈草草收场。 令人唏嘘的是,就在ATI终于发布X1650XT时(这次是真正拥有12管线,并且实现了36个像素单元了),似乎总算是熬出头了吧?然鹅,这时ATI却连家都没得了...... 2006年7月24日,AMD出人意料的收购了ATI。这家拥有21年历史的全球领先图形IC厂商以54亿美元卖身,双A最终合璧。 就,挺秃然的...... 从此以后,AMD也成为了唯一一个能完整提供CPU+GPU解决方案的双修玩家,和英特尔争夺CPU的同时,还和英伟达共分GPU的天下。 但是,一家欢喜一家愁,双A的结合让老黄很难受。甚至当时这条消息传出来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觉得非常的别扭。 毕竟,AMD+英伟达和英特尔+ATI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人心目中的一个固定组合。而当年出身于AMD的老黄还为了力挺AMD喊出了“Intel is not good enough”时,大家当然认为AMD理所应当就是与英伟达穿一条裤子的。 ATI被AMD收购的那一晚,老黄独自拿了一瓶威士忌跑到了楼顶,喝着最浓烈的酒,抽着最好的烟,也依然不能排解内心的五味陈杂。此时的老黄在想什么呢?是在为ATI的突然落寞而感到空虚,还是在为昔日好基友AMD的倒戈相向而痛惜呢?不得而知.... 双A合璧后,ATI成为了AMD的图形部门,也由此获得了更多的研发经费以及技术上面的支持。 新的显卡战争又重新开始了,而这次的主角换成了英伟达和AMD。 ATI被AMD收购以后,初期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Radeon HD 2900 XT显卡是合并后首次发布的产品,它基于全新的R600核心,从这开始就进入了“HD”时代,而“HD”命名也一直延续到Radeon HD 7000系列。 英伟达发布强大G92核心,对AMD-ATI造成压力,而后A卡迅速反击,直接推出了55nm更加先进制程的RV670核心,RV670代表作就是Radeon HD 3870 X2显卡,号称当时的最强单卡。 还没等AMD-ATI松口气,英伟达又放出了G100核心,争锋相对,彼时的AMD-ATI来了一招田忌赛马的策略,直接放弃高端市场,用RV770核心的Radeon HD 4870抢占中低端市场。 之后,N卡牢牢掌控着高端市场,而A卡则成为性价比的代名词,在中低端市场里混得风生水起,首款支持DX 11的显卡Radeon HD 5870更是达到了巅峰。 2009年是一个分水岭。一方面,A卡正式由AMD接管,ATI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另一方面,正式更名AMD显卡后A卡大不如以前,再难重塑以前的辉煌。 2010年,AMD推出的显卡普遍升级不大,性能也打不过英伟达,处处落了下风。 2012年,随着人工智能、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的突破发展,提供算力基础设施的英伟达如鱼得水,基于CUDA架构的大规模并行运算芯片Tesla可谓为AI时代而生。到了15年,在AI、VR的巨大风口和矿机催生的需求下,英伟达的股价也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这里还有一个重点的事件不得不说,那就是轰动一时的挖矿潮。 在AMD轰轰烈烈打出价格战招牌时,当时数字货币挖矿对显卡的要求也极高。而A卡无疑是挖矿工们的首选。 之前也提过,那段时间,AMD的显卡分分钟卖断货,夸张点将就是:旷工们天天守在工厂门口,看到车就上去拦,直接现金交易,卡全部都要。 虽然AMD的显卡销量很高,但后劲不行啊,卖得快,没有货,结果就是矿工扭头转向购买英伟达的产品。而且,随着数字货币挖矿泡沫的出现,AMD 需要面临的难题是一桩接着一桩: 二手市场交易猖獗、黑心商家瓜分利润、游戏玩家纷纷倒戈、AMD Mantle API失去开发者的技术支持...... AMD发起了价格战,最后却赔了夫人又折兵,而英伟达则坐收渔翁得利,还在不久后发布其Maxwell架构GTX 9XX全系列,也用价格狠狠虐了一把 AMD。 而就是在这段时间里,AMD和英伟达的市场份额开始发生急剧变化。绿巨人开始制霸显卡领域,而红色帝国则是有起有落,起起伏伏。 2013年,AMD放弃了HD的命名方式,采用分级别命名方式,最高档的R9系列,而上一代HD 7970也换了一个新的名字R9 280X。当时,AMD推出的Radeon R9 290X爆出供电过热、显卡92℃降频等不利新闻,被英伟达完虐。 2015年,AMD首次使用HBM显存,发布首次采用水冷的显卡:Radeon R9 Fury X,这是一款属于GCN架构体系的核心,从规格上来说比对手GTX 980Ti强大不少,不过性能方面只能说是互有胜负。 2016年AMD GCN架构的第四代Radeon RX 480,能耗比有了大幅提升,中端的价格中高端的性能,是性价比的不二选择。 2019年,AMD虽然凭借着7nm工艺和全新的RDNA架构显卡,几度出击,先后推出了多款RX 5000系列显卡,在功耗、发热方面拉近了和老对手英伟达的距离,但是不支持硬件光追的弱点,以及显卡发布初期各种游戏优化兼容和驱动问题,AMD每次新品发布,都被英伟达轻松化解,并没有打破原来的格局,不禁让人感到些许的唏嘘啊。 2019年第三季度下降之后,AMD开始重新占领市场,并在2020年第一季度保持稳定,AMD占据了GPU市场的31%以上,而英伟达则占据了剩余的69%。 AMD走的路线还是性价比取胜,降维打击,Radeon RX 5700的价格与RTX 2060相当,并提供2060超级性能水平。5700 XT的价格也与RTX 2060 Super几乎相同,而性能却与RTX 2070 Super差不多。 近年来,苹果一直与AMD紧密合作,几乎所有的Mac系列电脑配备的独立显卡都来自AMD。牢牢抓住苹果这个大客户,AMD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但是,英伟达在超高端显卡市场上依然处于高处不胜寒的垄断地位,RTX 2080 Super和RTX 2080 Ti是玩家可以选择的最优项。 英伟达和AMD都将在今年第三季度推出他们的下一代显卡。根据初步估计,RTX 3080将比RTX 2080 Ti快30-40%,而3080 Ti则比后者高70%以上。目前,AMD也确认了Big Navi显卡为首批RDNA 2产品,性能提升方面亦会有比较大的期待。 时间永是流驶,江湖总不太平,AMD和英伟达的显卡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新时代显卡换代的频率越来越快,性能提升也越来越强,我们仍然激动于英伟达带给我们的创新,我们也仍然向往着AMD的弯道超车。 显卡江湖的书剑恩仇录还将继续上演,没有结局,一切皆未可知。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显卡挖矿江湖:显卡厂商或成生力军,机会与风险并存内容由互联网整理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0792jiaju.com/post/2579.html,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