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快讯 > 正文

巨头加速入局链圈,苏宁突破传统商业瓶颈

2018年是区块链元年,关于区块链的创业项目也是遍地开花,作为底层技术的区块链也进入大众视野。一时之间,区块链成了新的革命手段,一份白皮书加上夸张的宣传,一个“明星项目”随之诞生,但 如何在商业逻辑上站得住脚,如何找到场景落地,如何真正体现区块链作为新技术给行业带来的价值却是这些项目无法解决的。

这样的现状,让区块链的价值被掩盖,给民众以误导,区块链的未来在于服务产业,在于提升商业运行的效率,而这些只能依靠拥有深厚技术背景和众多业务体系的商业巨头才有可能实现。阿里、苏宁、腾讯等巨头们已经在区块链应用落地方面深耕多年,并且从今年开始加速推进。在喧嚣之外,巨头们的动作或许才代表真实的区块链。

科技化的苏宁,在区块链领域已成为黑马

苏宁从零售业务起家,目前已经形成以智慧零售为主业,多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近年来的苏宁,不断拓展经营范围,与用户互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尤其是苏宁持续加码科技投入,无人零售、无人物流,智能家居、不断突破用户的想象,已经成为科技型企业的一匹黑马,而在区块链领域,苏宁也积极布局,与众不同的是,苏宁将区块链融入到其各产业当中,不仅推动了技术的落地应用,也推动了这些产业的迭代发展。

今年年初,苏宁金融上线了区块链黑名单共享平台系统,采用超级账本fabric联盟链技术,将金融机构的黑名单数据加密存储在区块链上,金融机构可通过独立部署节点接入联盟链,开展区块链黑名单数据上传和查询等业务,成为金融领域唯一一个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的黑名单共享平台。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这一区块链黑名单共享平台存储的数据已突破百万,累计达到151万条,覆盖失信、逾期、疑似套现、疑似欺诈、羊毛党、黄牛等20种数据类型。

在零售领域,苏宁区块链技术也拥有巨大的想象力。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的信任体系,苏宁自主研发出区块链商品溯源系统,目前,这一系统已经在苏宁线上线下业态全面启用。据了解,苏宁区块链商品溯源系统,通过对商品的生产、加工、运输、流通、零售等环节进行DNA式的标签跟踪记录,以节点形式整合产业链各环节共同参与,成为商品溯源新技术的率先应用者。

2017年,苏宁就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区块链研究实验室,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数据共享、资产管理和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可行性。2017年9月28日,苏宁银行成功接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国内信用证信息传输系统。

得益于全产业布局的优势以及庞大的多元化用户群,巨头们在挖掘区块链的潜力上拥有更强大的能力,也为区块链技术的落地提供了更多场景。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区块链将像今天的互联网一样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基础设施。

技术+场景:苏宁等巨头加速布局区块链破瓶颈

苏宁的逻辑是发展技术,寻找匹配场景,再用技术加场景突破传统商业难以解决的瓶颈。

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曾表示,苏宁将逐步加大引入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推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融合,利用技术融合优势,提高对风险因素的感知、预测和防范能力。同时,张近东认为,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相融合,能够成为解决数据安全短板的一剂良药。

纵观目前的区块链行业,大多数从业者都想抓住新技术带来的红利期,在没有任何产品和用户数据的前提下,妄言搭建公链,联盟链,美好设想的背后难掩无法实施的尴尬。在此情况下,巨头们带着资金、人才和产业优势以及强大的整合能力加速入场,必将改变区块链行业的格局。

以零售行业为例,产业链冗长复杂,从商品服务的产出到流通,再到触达消费者,在这条产业链上,有着诸多的协同参与方,而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无法单独完成对区块链技术的价值应用,而苏宁作为线上线下双线运作的零售平台与零售行业基础设施,更容易实现去中心化网络的搭建。除了提升产业链的运营效率,用户数量也起到了决定作用,每一个用户作为一个节点,只有在节点足够庞大,足够活跃的情况下,才能释放出更大的价值,这方面坐拥6亿会员的苏宁生态的优势不可撼动。可以看出,依托于苏宁现有的零售体系与其他业务板块的协同,将是破局区块链应用场景落地难的好方式。

大厦将倾,方见英雄本色——苏宁的商业困局

近来商界的热门话题非苏宁莫属,苏宁的困局被热议无限放大,也因此受到很大冲击。苏宁从传统商业时代一路拼杀过来,可谓是顶着血雨腥风决然前行,在商界算得上是一位身经百战的斗士了,在互联网时代的十字路口,苏宁走的路着实可圈可点,既有高光时刻的大手笔投资让人拍手称赞,也有昔日的巨头当前遇到的发展困局。 要想了解一个企业,我们就要全方位的去分析,首先肯定需要对它的掌舵人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苏宁的掌舵人张近东绝对是一个传奇商人,纵观他的商业历程,可见他是一位有情怀的企业家,勇于承担 社会 责任,回馈 社会 ,他给 社会 带来的永远是积极向上的形象,而且确实身体力行的亲力亲为。 我们从他担任的 社会 性职务就能看出来,他绝对是一个古道热肠的英雄主义人物,单从当年200亿救助恒大这件事就能看到他的人性光辉。 苏宁的商业之路可谓是历经艰辛,传统卖场时代的拼杀过往依然历历在目,当年锒铛入狱的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刚出狱不到一年,在今年618年中购物节前悄然露面,仿佛还想跟昔日老对手苏宁及新电商巨头们亲自过过招,而没曾想618刚过,苏宁的负面传闻便不胫而走遍布网络,不由让人扼腕叹息。 接着我们看看苏宁在这些年到底经历了什么?苏宁在传统卖场时代取得兄尺了阶段性胜利,期间最大的竞争对手国美因搏碰黄光裕事件而减缓了发展步伐,让苏宁着实喘了一口气,但是这口气没缓过来几天,电商时代便来了,淘宝、京东……接踵而至,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苏宁也在不断转换角色希望能够在新的商业时代取得骄人成绩,但是在电商模块确实是被甩在了时代潮流身后。 苏宁的企业文化里面蕴含着张近东的精神缩影,那就是坚韧不拔的精神,纵然电商发展不尽如人意,但是苏宁在多元化发展下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多项投资取得不错的成绩,也让苏宁开启了新的商业模式。 这次苏宁的危局起源于苏宁员工宿舍清退事件,然后持续发酵致使苏宁市值大幅缩水,直至停牌重组,这可谓是苏宁面临的一个新的生死劫,在这个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消息的传播速度以及影响力都在持续增大,铺天盖地的负面消息让苏宁这个巨人显得稍有吃力。 苏宁多元化 探索 确实值得称赞,但是它的主要商业模块依然属于重资产模式,在这个商业时代略显臃肿,另外有很多投资项目并没有取得理想回报,综合原因致使这次商业困局。 纵然面对企业困局,苏宁在风口浪尖上展现出的依然是大格局姿态,积极面对危局,寻找破局之法,在这次危局处理中,苏宁如果能够利用这个危机重新审视自己的商业结构,挺过去便能迎来新的变局革新发展机遇,也只有通过不断地涅槃痛苦才能够继续前行。 儒商研习社通过对苏宁的调研,想向广大商业从业者重申一条商界信条——商业路就是这样荆棘满地,从来没有简单二字可言。希望苏宁在基尘谈张近东的领导下能够渡过眼前的危局,在磨难中 探索 出一条真正适合苏宁的独有商业模式。

苏宁易购亏损37亿背后的原因?

作为一位曾经的苏宁老员工,对于公司还是充满了感情,毕竟奉献了几年的青春,跳槽出来一段时间了,想浅薄的谈一下对于传统线下巨头和互联网巨头的差异 1、苏宁为什么可以崛起 1984-1995年处于 计划经济时代,商业供求关谨册系核心矛盾在供给侧产能不足,所以商品为王 ;1990年苏宁正式凭借供应链优势,从春兰空调分销业务开始发家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推广和制造业的发展, 商业供求关系核心矛盾转为产能过剩,所以渠道为王; 1999转型做电器全品类零售业务,5年内完成了全国省份城市1500家门店布局,达到巅峰时期 综上:苏宁的崛起踩准了时代发展的红利 2、苏宁为什么会面临目前的经营窘境 核心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战略赛道布局和战术过于激进 例如2019年进军社区小明启店,开店5000家,2020年关店3500家;预计亏损40亿+(具体数据未知,19年上半年公布亏损22亿);2018-2019年疯狂砸钱国际米兰和中超苏宁,把电器赚的钱全部补贴无底洞业务板块 第二个原因是基于战略选择后的组织保障滞后性 个人观点觉得企业战略选择其实不存在问题,存在问题的是 生产力结构和企业业务不匹配 :传统企业的人才画像和互联网激晌如企业人才画像也会有很大差异; 生产关系没有贴合生产力设计: 传统的目标管理和激励方式,组织模式管理互联网企业问题 转型业务应该独立成熟业务体系,避免出现(创新者的窘境) 出现的问题:还是让传统线下的高层管理线上业务,除了挑战人性(既得利益者的自我革命很难),还丧失了竞争,腾讯的张小龙创办微信也是独立在广州办公 以上是自己的一些观点,很多苏宁决策成功的案例没有做补充,毕竟能活将近30年的企业是不多见的,批判性的意见仅供参考

苏宁——败给了自己也败给了时代,一位中年男人最后的倔强

王兴说:“美团离破产只有6个月” 马化腾说:“腾讯离倒闭只有6个月,有危机感才会有胜算” 刘强东设想:“如果京东破产,我将一辈子活在耻辱柱上” ......................................................... 不知苏宁易购的张近东看到此类重组、破产的信息会有何感想,从公司创立之初是否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创始人的盲目自信和客观,就是给企业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爆炸只是时间的问题,而今苏宁已经火烧连营,殃及池鱼,纵观企业的生死发展,总结出一个铁律:“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时代淘汰你,连一声招呼都不会打”,而我会从企业管理咨询的角度去分析苏宁易购这一困局。 布局决定结局,战略的决策 古人云:“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 利德尔·哈特对战略的描述:“使敌人丧失平衡,自己乱了阵脚,这才是战略的真正目的;其结果不是敌人自行崩溃,就是在会战中轻易被我击溃” 然而苏宁四面出击、多条业务线并行,多元化押宝的战略存在重大失误为其现在的局面埋下伏笔 ,我们一探究竟 2008年,国美的全国店面将一共有1300家,从店面数量和前三季度的销售额来看,仍旧保持家电连锁老大的地位,市场份额估计在15%,然而黄光裕的入狱, 苏宁趁势发展,全面实现了对国美的反超,做到该行业的宝座。 2011年是苏宁最风光的一年,也是苏宁最后风光的一年,因为天猫、京东等互联网零售对手的全面崛起,但苏宁依然竖起自己高傲的头颅,正应了 马云所说:“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第一看不见,第枝野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 2012年,果然是狼来了,而且还是跨行打劫,主营3C的京东挑起了家电巨头苏宁的战火, “不赚钱,也要堵截京东。”随着苏宁电器副董事长孙为民的“一声令下”,一场“中国电商史上规模最大、最惨烈、最全面的价格战”在苏宁与京东商城之间开打,结果也是异常悲壮,然而经此战后,苏宁的防地被攻陷,京东涉入家电领域,撕了一块大大的肥肉,引发了张近东的无限思考和反省,传统零售巨头该如何互联网转型,痛定思痛苏宁开始互联网化, 互联网巨头做什么,它就赶紧跟着做什么 。 邯郸学步,最后也忘记了自己的优势 它不仅效仿开发了苏宁易购、苏宁支付、苏宁金融等电商有关的业务,还曾开发了苏宁酒店、苏宁应用商店、苏宁阅读、苏宁云、苏宁旅行、苏宁彩票、苏宁天气等一大堆炮灰级app。这是在抽奖吗,指望万一哪个app突然火起来? 视频网站兴起,苏宁收购了PPTV,巨亏后已经销声匿迹 垂直电商兴起,苏宁收购了红孩子,把它从母婴电商的一线做到了三线 团购兴起,苏宁收购了满座网,炮没打几下,就萎了 新零售兴起,苏宁推出了苏宁小店,盲目扩张到上万家,亏损几十亿后剥离 共享经济兴起,苏宁推出了“共享干衣”,莫名其妙的商业模式搞了几十个高校,尴尬收场 社区团购兴起,苏宁推出“苏小团“,团长盲目扩充达到6万人后再次偃旗息鼓; 苏宁还搞过 体育 、搞过电竞,时髦的事儿一件也没落下,一样也没做好 十年一直在模仿,从未创新,殊猛蠢喊不知互联网的打法都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不创新只有死路一条 入口大于出口 对于京东和苏宁来说,良好的现金流和资金,关于企业的生死存亡 本身都是重资产运营,人员成本、仓储、库房、供应链产品等哪个不需要大量的资金 其中 库存周转天数 ,是零售行业最核心的指标之一,库存周转天数越少,代表周转效率越高,库存管理的效率也越高,苏宁的库存周转天数是78天,而反观京东,运营着数百万SKU的自营商品、1000多个仓库数,有着近5亿消费者、数十万商家,通过智能运营、仓网优化、全渠道履约和C2M反向定制,实现了库存周转天数降至 31.2 天。 意味着资金的回笼速度、现金流能力远远优于苏宁,也说明苏宁造血能力不足,入口太窄、太少,一旦遇到重大资金问题,缺口很难被填补,而档哪另一方面苏宁出口太多,资金出口太多,如同一口水池,出水口出水量远远大于进水口,时间一长,水池就会干涸,而苏宁一系列动作频频: 2015年,苏宁与阿里战略合作,交叉持股。阿里耗资283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苏宁,成为第二大股东;苏宁也斥资140亿元人民币入股阿里。仅仅五年过去,一个股价拦腰截断,一个市值翻倍增长。阿里投资苏宁,亏了140亿,苏宁投资阿里,赚了140亿 2017年张近东通过苏宁控股集团旗下苏宁电器集团全资附属公司南京恒润投资了恒大200亿,获得了恒大4.7%的股份 2018年,苏宁收购了困境中的万达百货 2019年,苏宁收购困境中的家乐福中国业务 即使水龙头水量充足,也不能一直往外洒水,也要饮水思源,开源节流,不然总会被渴死。 聚焦主营业务,加厚加深护城河 苏宁的业务已经横跨零售、地产、物流、金融、 科技 、文创、 体育 、投资等八大产业,巨头涉及的板块,苏宁计划没有一个落下,所有这些业务板块,苏宁没有一块能在业内名列前三,但也没有一个做的风生水起。 一般巨头的宏大业务布局,都是围绕自己的核心展开,比如阿里基于电商、腾讯基于社交,百度基于搜索来进行布局。但是苏宁没有核心,只有搞不灵清,一片混乱,也许只有苏宁自己以为,它是能跟阿里、京东相提并论的巨头。所以马云想做的,刘强东想做的,张近东也都想做,但是苏宁只有老二的身,没有老大的命。 与此同时,苏宁最咬牙切齿的对手—京东,衍生业务一个个做得风生水起。京东 健康 、京东物流、京东金融、京东数科等独立上市,形成众星捧月的聚拢之势,在互联网的江湖上留下赫赫威名,而苏宁则是落寞的身影。 而网上最新流传的消息是,深圳国际终止入股苏宁易购,江苏国资、阿里小米等联合“接盘”,苏宁度过这次危机,那么还能有希望吗? 你认为苏宁的希望是什么?是苏宁的门店焕发荣光,还是苏宁的电商朽木回春? 成年人治疗伤痛的最好方式就是自度,那么苏宁目前依然如是, 首先是资产的剥离,聚焦主营业务,其次是优良资产的变卖,资金的迅速回笼,最后是盟友的支援,最不济的是托管, 我反正看不出这个时代,还需要这样的苏宁。如今它最好的结局,就是善终,命里终究是老二,可偏偏不信命,一心想做老大,却被老三干掉,败给了自己也败给了时代,请允许我们给这位中年男人最后的倔强留有体面。

发表评论

  • 人参与,条评论

热门阅读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