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站长
老司机 路子野 随时超车
交易所的挖矿模式是近期的大热门,但似乎交易挖矿模式的交易所,命都不长,而且时间越来越短,从原本的能持续一个礼拜到只能持续三天,最后甚至一天就结束了,挖矿交易所还能存活多久?FCoin掀起挖矿交易风暴,但是又能存活多久?
交易所的挖矿模式是近期的大热门,但似乎交易挖矿模式的交易所,命都不长,而且时间越来越短,从原本的能玩一个礼拜到只能玩三天,到一天就玩完了,但是很神奇的是,这个模式的始作俑者Fcoin却还活的好好的,那跟风的为什么会死相一个比一个惨?
FT模式的核心
FT模式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即交易=挖矿=获得平台币,然后持有平台币=分红平台所有收入。FT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当你想要获得平台币来分红的时候,你必须去刷交易量,然后你付出的手续费会变成平台币到你手里,获得平台币了,才能获得高分红。所以为了吸引人,一开始的FT分红率是很惊人的,如果你在FT一开使买入2万人民币,每天大概可以获得3000人民币的分红,即便不计算FT的价格上涨,这个速度只需要几天就能把本金收回,而你只需要承担FT在这几天价格下行得风险。很划得来吧?这也是FT上线后疯涨的核心原因。
而后,FT加大了刺激吸引用户的力度,推出了20%的注册返佣机制,而这恰恰是跟风FT模式交易所崩盘的诱因。如果当过矿工的朋友应该清楚,当FT推出了20%注册返佣之后,游戏规则其实就变了。因为返佣20%的这个机制,其实是可以进行无风险套利的。举个例子,我注册两个账号,一个大号一个小号,在20%注册返佣的政策下,我的大号可以获得小号交易挖矿手续费的120%返还。也就是说,我只需要注册两个账号,每交易一次,就净赚手续费20%的等值FT。
注册两个账号难吗?肯定不难。所以只要不是特别懒的人,几乎每个刷量的矿工都多了20%的收益,而这多出来的FT,你会一直持有拿分红?还是说直接抛售?要知道,FT的收益率在后期一路下滑到日收益1%不到。
跟风FT必死?
跟风FT其实是必然的事情,但盲目跟风FT必死几乎也是必然的事情。这些交易所几乎都直接套用FT模式,修改了一下具体的参数,如FT返80%,我就返100%,FT注册返佣20%,我就返50%,FT没有初始激励,我就搞个创世挖矿等等。这些交易所的想法很简单,FT既然能成功,我只要比FT做的还要FT,我也能成功。也许他们并没有好好的思考过FT模式的本质是什么,才敢如此大胆的把FT模式往自己身上套。真实情况是,搞创世挖矿和超高返佣的跟风交易所,基本上都在3到5天内死了,因为你根本经受不住矿工们超高的“热情”。
FT如何升级?
FT的本质逻辑是用一周的时间把泡沫吹起来,在用一年的时间去把泡沫挤掉。这跟比特币的挖矿逻辑是相反的,人家是越挖越少,FT是越挖越多。这种看起来无法维持的经济模型还有升级的空间吗?
当然有,而且并不难,在FT的模式中,核心要素是挖矿控制和挖矿成本。也就是说,现在的交易所挂掉,一方面是对挖矿的控制力不足,让矿工可以无上限的挖,一方面是矿工存在无风险套利的情况。所以,一旦你让挖矿变得有成本和代价,那便会出现一种博弈的状态,这种博弈的状态会促使平台持续平稳中良性向上发展。而没有博弈的市场必然会迅速凋亡,这也就可以解释BKEX和COINEX平稳中略带下行发展的现象。BKEX和COINEX从一开始就限制了挖矿上限的,所以他们还没有走到尽头,如今还活着,但这种代价是反映在平台币在涨幅上比较有限。
所以会有一种FT的升级版会激发博弈从而促使平台持续平稳中良性向上发展吗?我们不得而知,大家感兴趣的话也可以持续关注下。
从最早的比特币被发明出配仔来,中本聪挖出第一个创世区块奖励50个BTC后,开创了挖矿的时代。 CPU挖矿: CPU挖矿是比特币挖矿门槛最低的时期,也是用户最少的时期,也是奖励最多的时期,那时候一个块的奖励是50个BTC,不过这个时候的BTC毫无价值。这个时候用户只需要有电脑,并在电脑上安装一个叫bitcoin-miner的程序,就可以进行挖矿了。因为CPU挖矿现在无法考证,必要的地址填写,钱包注册依然是需要的。CPU的挖矿单位为KH/S,现在比特币的总算力已经达到了EH/S,这其中的差距已经到了10的15次方以上,CPU的算力已经可以忽略不计。 越来越多的好事者开始研究比特币,这个时候大家会发现cpu只有一个,挖矿的话人越多你的可能性越低,而算力的提升在CPU上已经发展到了瓶颈,大家开始尝试依靠其他设备来实现更高效的挖矿,一些极客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了计算机的另外一个计算设备GPU上。 GPU显卡挖矿: GPU挖矿把比特币挖矿带入到了以M为单位的算力时代,一M是一K的1024倍,相当于一个GPU挖矿者最起码需要几十个CPU才能相提并论,如此大的差距,大家自然把矿机的主力放到GPU挖矿上面。2010年年底开始比特币算力开始了第一次跨越。 GPU挖矿最知名的矿工就是披萨哥,也是我们每年5月22日“比特币披萨日”的始作俑者。比特币也从披萨开始变成了有价值的货币,这个时候也有人开始计算自己的投入产出比,也就有了交易产生。不过这个时候比特币的价格还是要按照1分来计算。 GPU越来越普及,大家自然不满足于当下的算力,开始有人通过组装GPU的核心晶元来进行挖矿,这也是早期的FPGA矿机。这个时候其实已经进行到了比特币挖矿的第三个阶段,GPU和FPGA共同存在,也是在2011年年底-2012年之间比特币的算力经历了第二次跨越。 专业矿机: FPGA是一种集成电路的技术,也可以说是ASIC的前身,而ASIC是一种专门为挖矿设计的集成电路,特点也取决于比特币的不需要太多CPU资源的特性(这其中所说的是CPU的内存资源),这个时候比特币挖矿开始走向专业时代,芯片从110nm一直发展到现在7nm。 算力购买: 云挖矿云算力是2019年比较火热的行业,云挖矿指的是托管矿机,通过云挖矿平台购买矿机并托管,向托管平台缴付管理费和电费,获得挖矿收益。云算力简单说就是不需要你付电费和管理费,只需要你付出你购买算力的时间成本,如果你购买1年的时间,可以根据芹升当下的价格算出未来一年你的算力收益,但是要注意的是你购买的只是未来一段时间的算力嫌卖老,到期之后这些算力和你是没有关系的。 随着市面上更多其他虚拟货币的诞生,虚拟货币的产品形态和挖矿方式也随之慢慢进行改变,到如今,各种各样的挖矿概念层出不穷。 可以看出它的演变过程,从最初的CPU挖矿,到GPU挖矿,再到专业矿机,最后发展为每个人都能参加的云挖矿。 矿机发展从CPU到ASIC挖矿变得越来越专业,挖矿的商业从矿池、矿机再到云挖矿和云算力,经历了从易到难,再从难到易的全过程。 交易所的交易挖矿曾经几乎撼动了交易所的排名,一夜之间大大小小的交易挖矿层出不穷;你看花时间看广告、玩游戏、写文章等,耗费时间的都可以被称为注意力挖矿,让每个人意识到注意力的耗费是值钱的;经过自己的思考、经验得出的内容分享,也可以被称为脑力挖矿经验挖矿;甚至跑步、睡觉都能挖矿,瞬间有一个人全天都在挖矿的感觉。 伴随着挖矿概念的滥用,更多的是出现各种各样的区块链项目,身处其中,希望每个项目真真实实的把产品做好、落地成功,而不是经常炒作概念割一把韭菜。
炒币肯定有风险的,本人关注过的。刚了解比特币的时候十几万一枚。后来过了一段时间,降到两三万了,如果你需要用钱的时候受得了吗,如果是借来的扛得住吗?如果是卖房来的钱,你如何面对家人?总之不能影响生活吧。巴菲特说不要用借来的钱去投资。长期持有比较好一点。没钱的话不要投这么宴滚多,要在自己承受范围之内。 暴涨暴跌,肯定是大风险了。挖坑的话要投资设备,你小散没成本优势,管理优势,电费都不一定能赚回来。 区块链的红火让币圈焕发新生,炒币尤其是投资数字货币成为主流,有不少人为了一夜暴富不禁铤而走险,越过灰色地带,虽央行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整治,但只能限制始终无法达到根治目的,那么炒币风险到底大不大?可能存在哪些风险?请看下文分析。 一、个人风险 在数字货币的投资过程中,最大的风险不是其他,而是你自己! 我册羡们的存款,投资的股票,证券等等。都会有一个中心化的机构帮我们防御攻击,帮我们处理纠纷,还能帮我们找回密码。 但是在数字货币的世界里。这些这些安全措施全部交到了我们自己的手里。 如果没有把控好个人风险,可能会遇到: 1. 密码,私钥被盗,钱包和交易所里的所有数字资产丢失(无法找回) 2. 你的信息会被地下黑产卖来卖去,几乎没有隐私 3. 如果你在其他地方(银行,证券交易所)使用相同或类似的密码,其他地方的资产也会被盗 建议 1. 增加密码强度,不要重复使用密码,不要在网上发送密码 2. 电脑不要裸奔(不装安全杀毒软件),不要上乱七八糟的网站(“黄赌毒”的网站是木马病毒的重灾区) 3. 所有需要输入重要信息(账号,密码,个人信息)的地方,都留意一下网址是否是官网,避免被钓鱼 4. 任何人(家人、亲戚或朋友)通过网络找你借钱,要密码,要账号…都打电话验证一下,是否是本人操作。 总结一下:投资比特币的时候,最大的风险是我们自己!我们需要多学习和了解一些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这样能有效避免手里升值的币不翼而飞! 二、平台风险 平台风险其实就是交易所的风险。大家放在交易所的币,其实是存在了交易所中心化的钱包里。 如果交易所的被黑客攻击,那么交易所就有巨大的损失,轻则交易所自己承担损失,重则交易所倒闭。 建议 1. 选择交易量大, 历史 较长,口碑较好的交易所 2. 如果打算长期持有,就不要将大量数字资产放在交易所,将不打算交易的币存在自己的钱包 3. 一定要注意钱包的使用安全 4. 可以同时使用多个交易所,平摊风险 三、政策风险 对区块链保持积极态度,政府和很多公司都在研究和应用区块链技术。但是对数字资产的投资做了一定限制。目前数字资产的体量还不大,如果快速增长可能对金融行业有一定影响。 另外由于全球性和去中心化,还涉及到资产外流,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外汇限制。 我现在交易有政策风险吗? 场内交易完全符合国内的法律法规,所以场内交易是比较安全的。场外交易在法律角度并不完全合规,有可能会收到政策影响,所以不建议大家长期把币存在场外交易所里。 建议 关注最新的区块链及数字资产的咨询,如果出现新的政策,做好应对措施即可。一般不会出现资产损失的情况。 四、法律风险 高收益的背后不仅伴随着极高的投资风险,还有不容忽视的法律风险。和收到赃款风险冻卡。 首先说一下虚拟货币挖矿的风险。以最典型的比特币和以太坊挖矿为例,比特币挖矿需要购买专业的矿机,每台矿机售价都在1万元左右,以太坊挖矿需要购买显卡进行挖矿,目前每张显卡价格在7000左右。就最基础的挖矿设备来说,对于一般人来说一次购买几台比特币矿机或者显卡都会造成不小的经济压力。在挖矿过程中,矿机会消耗大量的电力,所以电费成本如果过高,极大可能造成亏损。居民用电的收费标准来挖矿,亏损的可能很大。挖矿期间还要考虑矿机的损坏,维护等。 接着是炒币的风险。虚拟货币市场是每时每刻都在交易的,缺乏监管,所以虚拟货币的价格操控非常明显和疯狂。 第一个炒币的风险在于虚拟货币的价格操控。很多晌姿余虚拟货币的发行成本很低,几万块就可以发行。这种山寨币一旦上架虚拟货币交易所,项目方可能疯狂出售手中的虚拟货币,直至虚拟货币价格无限趋于0,最后被交易所下架,无法交易。 第二个炒币的风险在于虚拟货币的交易所卷走用户的虚拟货币资产跑路。所以选择交易所一定要慎重。 第三个炒币的风险在于虚拟货币的合约交易。虚拟货币市场进入门槛低,可以通过合约交易和杠杆交易,达到小资金撬动大资金的效果。收益非常的大,但是风险更大。随时可能亏掉账户里所有资金。 以上就是挖矿和炒币的主要风险,还有类似于炒币盈利后,将虚拟货币兑换人民币过程中遇到黑钱的风险。这些风险相对可控一些。挖矿炒币都有风险,但是总体来说,挖矿的风险小于炒币。 显卡对一些人来说毕竟属于刚需产品,你最后总能找到接盘侠,但是炒币就不一定了。 玩现货,正常涨跌盈亏,跟股票一样。 玩合约,小投入高回报易爆仓。 高杠杆遇上猛涨猛跌的情况还得面临平台拔网线的骚操作风险。 最后就是提现风险,易冻卡。那分你挖那些币种 任何事情都有风险,关键看度的把握。喝水还呛着呢。 风险?不是一直都有吗 两个月内挖矿还是赚钱的,两个月后看行情
1.背景 因利益驱动,且对挖矿产业产生较大的兴趣,作为小白一枚,近期做出投资挖矿的决定。经过了两天的学习和跟入行的前辈咨询,对挖矿行业有了一个浅显和初步认知,在这里做一个简要的笔记。 2.挖矿的目的及动机 从宏观的比特币产业角度来看,挖矿是比特币区块链的上游产业,挖矿的目的是通过工作量证明(POW)机制,来维护比特币区块链的安全运行,以防止双重支付。其本质是争取铸币的权利。 以矿工角度来看,矿机消耗自身的算力及电力,通过运算出随机散列值的结果,来争夺比特币区块链上的记账打包权,并向全网节点广播新产生的区块,以此获取新产生区块的比特币奖励及交易手续费。 3.挖矿的时机 2020年之前区块链奖励减半,对这个产业的受益影响未知,或许在这个之前都是好机会。对于想要了解挖矿知识,并想要扒扒投资矿机的小白来说,最好的时机就是现在。就算是失败了,那就当试错了呗,快速的试错,才是最正确的失败姿势,万一成功了呢? 4.区块奖励数量减半及不确定性 政策的影响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今年9月金融监管部门挥舞大棒,已让国内的交易所陆续关门歇业。而对矿场的态度依然朦胧,目前来看还算风平浪静,对于这个暂不落地的靴子,时间是最好的答案,投资挖矿者需有清醒的认识,做好风险防范,控制投春滚昌资比例,必要时候做出止损措施。 5.挖矿的投资逻辑 和区块链投资虚拟货币一样,挖矿是一个必须穿越牛熊才能稳定地长期获利,即在熊市的时候,虽然价格不美丽,但由于竞争的算力要求低,可以在单位时间获取更多的比备宽特币,这个时间段是低成本囤积比特币的大好时机,可以囤积最大数量的比特币。在牛市的时候比特币价格持续上涨,对算力要求增大,虽然收入比特币的数量会减少,但价格变得美丽了,熊市囤积的比特币在这个时候,才是真正收货的季节。 当然这个投资逻辑是基于比特币价格的长期增长。那么在宏观时间的尺度上,基于它内在强大的逻辑架构,所带来的先进的区块链技术,基于它在未来的广泛应用,而我选择相信。在微观的当下,就个人投资而言,做好风险防范与对冲准备,且走且看且分析,毕竟小心使得万年船!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挖矿模式背后,挖矿交易所的生与死内容由互联网整理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0792jiaju.com/post/2153.html,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