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快讯 > 正文

投行还是打脸了:高盛将推出比特币期货合约

高盛计划通过提供比特币期货合约在华尔街推出一个新的加密货币市场,这一举措可能会加强大型机构对数字资产的采用。

高盛将使用自有资金与客户交易多种与比特币价格相关的合约。 尽管高盛最开始不会买卖实际的比特币,但高盛的一支团队正在向这个方向努力,前提条件是能获得监管的批准,并弄清楚持有加密货币带来的额外风险。负责这个新交易服务的高盛高管拉纳·雅里德(Rana Yared)表示,高盛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

雅里德表示:“我并不认为自己坚定地相信,比特币将占领全世界。参与其中的几乎所有人对此都有个人的怀疑。”

不过就在几年前,高盛此举还会被认为是荒谬的,当时比特币被认为是种在网上交易毒品的工具。

比特币由“中本聪”创建于2009年,当时的说法是比特币可以取代华尔街银行,而不是给银行带来新的营收渠道。然而过去两年,越来越多对冲基金和其他大型投资者对加密货币开始表现出兴趣。Square等科技公司向客户提供比特币交易服务,而芝加哥的商品交易所已于去年12月推出了比特币的期货合约。

不过到目前为止,受监管的金融机构仍然远离比特币,其中一些机构甚至关闭了交易比特币的客户账户。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Jamie Dimon)曾将比特币称作一种欺诈,而许多其他银行高管也认为,比特币的价格高涨只是投机泡沫。

雅里德表示,在高盛看来,比特币不是欺诈,同时也不具备货币的特征。然而由于比特币的数量有限,需要在复杂的虚拟系统中“开采”,因此有些类似黄金,而许多客户希望持有这种资产。

她指出:“有些客户说,‘我想要持有比特币或比特币期货,因为这是一种保存价值的方式’。这引起了我们的共鸣。”

雅里德透露,高盛收到了对冲基金的问询,而一些捐赠基金也收到了来自比特币富豪的加密货币捐赠,但不知道如何处理。因此,高盛董事会批准了交易比特币合约的决定。

高盛此举有许多不确定性。 比特币价格主要由不受监管的交易所中的交易来决定,这些交易所所在的国家没有提供防止市场被操纵的监管措施。由于交易者不确定监管对加密货币的态度,自今年年初以来,比特币价格大幅下跌又大幅反弹。

然而雅里德认为:“这并不是我们不了解的新风险。这只是一种更大的风险,我们需要格外注意这点。”

高盛开始拥抱比特币

高盛集团将开始提供比特币期货,旨在把加密货币带入主流圈子。 知情人士透露,该银行计划通过提供一套有限的衍生产品来实现产品的小规模起价,该产品不会实际进行比特币交易,而是提供与相关资产挂钩的合约。

根据拟定的制度,高盛将为追踪比特币表现的期货合约来提供市场制造能力。 换句话说,该银行最初不会开设加密货币交易平台,而是专注于期货以及无法交付的长期产品。

虽然没有提供发布的时间表,但高盛最近还雇佣了加密货币交易员Justin Schmidt来领导其数字资产部门。据报道,Schmidt已经于4月16日开始在该银行任职。

自从2017年初的比特币牛市开始以来,华尔街的大型银行已经开始陆续与加密货币挂钩。据报道,在去年的12月份,高盛决定在2018年6月底之前建立自己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随着高盛新业务的报道浮出水面,比特币价格在当天早些时候上涨。在撰写本文时,比特币的交易价格略高于9200美元,涨幅为1.6%。

加强机构的采用

对于加密货币的支持者来说,高盛进入这个市场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就像去年12月推出的比特币期货一样,华尔街主要银行的出现被认为大型机构更广泛的采用加密货币的先兆。根据CBOE期权研究所的数据,就期货而言,其初期的交易量上涨幅度较低,但其最近几周的需求有了明显回升。

毫不奇怪的是,随着比特币从熊市低点反弹超过50%,更多有关加密货币机构利益的报道在上个月重新浮出水面。同时,加密货币市场也出现了类似的涨势,所有流通资产的总价值从之前的低点反弹了近1900亿美元。

丹麦的Saxo Bank最近的一份报告暗示,加密货币的反弹可能只是刚刚开始。

在Saxo的季度报告中,作者Jacob Pouncey撰写了一篇关于加密货币的文章,他说道: 之前的巨额亏损推动了行业进行深入整合。一些加密资产对冲基金,交易所和ICO急于上市的时机很差,现在他们已经都关门了。

也就是说,Pouncey在第二季度列出了加密技术复兴的几个基本驱动因素,包括由高盛支持的Circle收购Poloniex以及Monex Group收购Coincheck。然后是雅虎日本,它以BitArg的名义购买了东京一家交易所40%的股份。

花旗称比特币有望成为全球结算币,比特币能成为全球结算币的具备什么条件?

比特币是没有用于发行和支付比特币的中央控制中心。资金转移由网络节点共同管理,交易各方可以隐藏其真实身份。比特币是由普通人而非中央银行或政府创造的货币比特币系统不是简单的支付系统,而是真实的货币系统。它是人创造的,而不是普通货币。花旗称比特币有望成为全球结算币,比特币能成为全球结算币的具备以下条件。首先,比特币有一些类似于黄金的特性,甚至在一些方面更出色。黄金由于其相对稳定的价值,有限的总量,易于分割和分散而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被认可并承担世界货币的功能。比特币受到世界一流投资者青睐的原因是,比特币和黄金具有许多相似的特性,在某些方面甚至优于黄金。其次,因为他去中心化的特征。它们都具有权力下放的特征。金矿是在自然作用下形成的。随着地壳运动的作用,金矿床在世界范围内随机分布。因此,金矿的分布是不确定的,不受人类意志的制约,自然具有分散的特征。在设哪洞计之初,比特币就采用点对点的形式确定了其去中心化特征。在比特币系统中,不需要中央服务器。连接到每台计算机都是独立的个人。通过某种协议,有成千上万的独立个体,它们彼此连接形成一个巨大的比特币系统。矿工维护并记录比特币的交易信息。工作量证明了簿记机制可以确保比特币的独立性。同时,由于矿工分布在世界各地,他们相互监督和竞争晌敬,以确保比特币几乎不受人为因素的控制。当矿工成功获得会计权后,比特币将以奖励的形式自动发行,从而避免了机构或个人进李谨枯行集中发行的弊端,实现了权力下放。黄金和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特征使其成为遏制金融危机和解决信贷货币滥用问题的敏锐工具。最后,还有美元的逐渐衰弱也是诱因之一。

什么是高盛事件?

高盛于2007年2月应美国大型对冲基金保尔森公司委托,推出一款基于次级抵押贷款的抵押债务债券,向多国银行、基金和保险企业等投资者推销。而保尔森公司本身看空美国抵押债务债券市场,其向高盛支付了大约1500万美元的设计和营销费用,意在借做空抵押债务债券谋利。但高盛在向投资者推销时没有说明保尔森公司与这款金融产品有关,导致投资者在不足一年时间内损失大约10亿渣掘美元。 “这种全新的金融产品很复杂,但其中的欺诈和利益冲突却是简单和老旧的。高盛错误地允许一位能深刻影响其投资组合中抵押贷款证券的客户对抵押贷款市场做空,高盛还向其他投资者提供了虚假陈述:该证券的投资内容由一家独立客观的第三方机构进行选择。” SEC执法部门主管罗伯特·库扎米在起诉书中作出上述表示,称高盛允许意在做空的委托人参与决定“投资组合中纳入何种抵押债务债券产品”,推销时却声称这一产品由“独立客观的第三方”推出,涉嫌误导投资者。 与此同时,遭到起诉的还有高盛副总裁法布里斯·托尔雷,SEC指控他对这起欺诈案负主要责任,因为这位高管设计了上述交易,负责营销材料的准备工作,而且负责与投资者进行直接沟通。SEC相信,托尔雷清楚保尔森公司对外隐瞒的卖空部位,也知道该公司在资产选择中扮演的角色。 不过,SEC起诉书中未指控保尔森公司负责人约翰·保尔森违规违法,后者被认为是金融危机中最成功的对冲基金经理。由于他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坚持看空抵押债务债券市场,使其在2008年个人获益37亿美元,一时名声大噪,但是SEC的起诉却让外界开始怀疑这位“空军司令”的成功是否另有隐情。 反响 华尔街股市和期市暴跌 针对SEC方面的指控,高盛随即做出了反击。该行在一份声明中否认涉嫌欺诈,称SEC的指控“毫无根据”。声明同时还强调,高盛自己在相关交易中就损失了9000万美元之多,而且其本来就“没有义务”向金融产品买卖双方交代对方身份。 虽然高盛方面坚决否认了相关指控,但是该股股价当天依然受到强烈冲击,至收盘时下挫23.57美元,至160.7美元的水平,全日暴跌12.8%,市值一夜之间蒸发120亿美元。同时,华尔街银行股也受高盛拖累出现大幅下跌,其中曾与保尔碧梁宴森公司有过业务往来的德意志银行股票下跌9.2%,花旗、美银、摩根士丹利等其他重要银行股跌幅也均超过5%。而受银行股集体大幅走低影响,道琼斯工业指数当天一度跌破11000点,最后收于11018点,下跌1.13%。 除了股市以外,高盛涉嫌欺诈的消息还对大宗商品市场造成冲击,纽约主力原油(80.91,-2.33,-2.80%)期货合约当天大跌2.4%,创两个多月来的最大单日跌幅。而纽约主力黄金(1132.90,-4.00,-0.35%)期货合约也下挫2%,收于1137美元/盎司。 高盛“欺诈门”事件之所以造成市场强烈反应,在于此前该行一直没有透露其正受到SEC调查一事。据美国媒体报道,高盛早在9个月之前就已收到SEC相关人士有关将对其起诉的警告,但是该投行没有在例行公告中向投资者公布该信息。此外,高盛“欺诈门”事件还引发了华尔街地震,因为市场开始相信,SEC正在对金融危机中大型投行和金融机构扮演的角色进行调查,因为有迹象表明它们在房市显出下滑迹象时仍设计并销售与房市有关的金融产品。“本委员会将继续调查投行及其他机构在房地产市场开始显露疲软迹象时与房地产市场结构化复杂金融产品有关的运作方式。”SEC结构化新产品部门的主管肯尼斯·伦奇在起诉书中的表态加剧了市场的担心。 美国当地分析师认为,高盛“欺诈门”事件对高盛乃至华尔街的影响很大。虽然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高盛与SEC达成和解,并支付数亿美元了事,但是这样的事例或许会不止一起——因为自金融危机以来,虽然早有声音指责高盛对金融危机推波助澜,但这些指责没有过硬的依据,也从来没有导致调查或起诉。而这就意味着,美国监管层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将更加严格,而不再是“雷声大雨点小”。同时,随着对金融危机“秋后算账”的继续进行,将来或将有更多银行面临类似起诉。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周六的表态也与这一市场预期吻合。奥巴马在讲话中督促美国国会通过更为严格的金融业监管措施,以免美国再次陷入经济危机。 “现在我们不采取行动,导致金融危机的系统就会带着相同的漏洞和弊端悔银继续运行。”奥巴马的语气颇为强硬,“如果我们不试图改变招致危机的原因,我们注定将重蹈覆辙。” 连累 巴菲特一夜间损失10亿美元 高盛涉嫌欺诈还将引发投资者对于大型金融机构的信用产生怀疑,因为就在本月初高盛发表的年报中,高盛CEO劳埃德·布兰克费恩曾经撰写了一封长达8页的致股东信。在信中,他反复强调了高盛“客户利益高于一切”的行事准则。很明显,SEC的指控和高盛的自我标榜完全相反,这样的矛盾将进一步动摇投资者对高盛的信心,促使他们怀疑高盛同时也在其他方面隐瞒事实。 除了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以外,高盛涉嫌欺诈还让很多该行一直以来的支持者感到难堪,其中就包括股神巴菲特。 实际上,就在高盛欺诈门事件爆发不久前,巴菲特投资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董事罗纳德·奥尔森还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对高盛青睐有加,称当年对高盛50亿美元的投资非常有力地表明他们不仅相信高盛的实力也相信其完整性。 相关资料显示,2008年9月份,就在雷曼兄弟破产和美国银行紧急接管美林以后,高盛集团同意向巴菲特出售50亿美元的认股权证,同意后者在未来四年内任何时候以每股115美元的价格认购高盛股票,并为这些认股权证支付10%的年息。 此后的一年多时间内,高盛股价在触底反弹后节节走高,巴菲特当年的投资得到了巨大回报,这让许多人开始对巴菲特当年的投资投以赞赏的目光。不过,出乎股神意料之外的是,这一次高盛却因为涉嫌证券欺诈而被SEC告上了法庭,其股价也瞬间大幅缩水——按高盛的最新收盘价计算,巴菲特手中的认股权证价值大约为20.6亿美元,一夜之间损失达到了9.5亿美元。而更令巴菲特恼火的是,高盛“欺诈门”事件对其声誉也构成了挑战——是股神看走了眼还是高盛伪装得实在太好?对于这一切,巴菲特将会在下月初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给出答案。

彻底疯了!比特币凌晨突破58000美元/枚,这股泡沫什么时候破裂?

现在饥棚的比特币疯狂上涨,只是因为各国央行不断货币放水导致的,一旦流动性紧缩,泡沫就会破灭。媒体报道,比特币市场再度传来好消息,最新一个交易日内,比特币价格已经突破了58000美元,为近几年的新高。而与此同时,在比特币暴涨的交易日内,一共有14万比特币投资者爆仓,累计金额超过11亿美元。比特币市场再度遭遇冰火两重天,乐观的投资者不断加仓下注,认定比特币价格还会迎来疯涨,而另外一边,不少投资者又因为做空比特币的血本无归。虽然比特币市场的行情一天比一天好,但大众对比特币的看法依旧两极化,有投资比特币的信徒坚定的相信比特币就是数字黄金,未来可以当做储备货币来进行保值,甚至有乐观投资者认为比特币到2030年可能涨到50万美元。但还有不少专业的投资者认为,比特币其实就是一个泡沫,比特币根本毫无价值,它就像一个庞氏骗局一样,哄骗大家上当受骗。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波从去年开始的比特币升值浪潮,主要是因为在央行货币旅告宽松政策之下,各大金融机构开始将比特币作为自己的资产组合之一,早前不少看空比特币的大型基金也开始加仓比特币。而事实上,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让资本市场充满了大量的流动性,而当这些流动烂镇则性开始进入比特币市场的时候,比特币上涨也就成为了必然的事件了。参考资料:  国外支付平台PayPal一马当先开放了购买比特币业务,以前一直“我很高贵,比特币没有机会”的大型金融、投资机构看到比特币这个诱人的小妖精,身体都很诚实,纷纷推出了比特币相关业务。  2月10日,信用卡服务巨头万事达计划于今年在自家支付网络上支持某些数字货币。2月11日,美国历史最悠久的纽约梅隆银行宣布将为其客户提供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存储及转移服务。贝宝、英伟达、IBM、VISA、和许多其他公司及信托等相继斥巨资买入比特币。  高盛、摩根大通也开始对比特币资产管理产生了兴趣。巨头贝莱德(BlackRock)一月份将比特币期货作为两只基金的潜在投资。

发表评论

  • 人参与,条评论

热门阅读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