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快讯 > 正文

中本聪团队Martti Malmi:我与比特币的故事

 今日,中本聪团队见面会暨第一届区块链技术与行业落地研讨会在上海举行,第一位参与比特币项目核心开发成员Martti Malmi在会上进行了主题演讲,讲述了他与比特币的故事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Martti Malmi (aka Siriu)简介:

Martti是和中本聪共事的第一位比特币项目核心开发人员,早在2009年春季, Martti便为最初的比特币项目贡献代码并负责项目的运行。

2009年到2011年,Martti通过芬兰赫尔辛基的服务器管理着bitcoin.org和bitcointalk.org (bitcoin forum),这段经历使比特币社区成员一度认为Martti是中本聪本人。

Martti曾在他的个人电脑中挖出了1000多个比特币区块。通过paypal以5美元的价格卖出了5050个BTC,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单比特币法币交易。

在中本聪消失后,Martti的工作从比特币转移到区块链技术。作为共同创始人,Martti创建了区块链数字ID支付公司MONI,目前在去中心化数据库初创公司gundb.io工作,同时在开发他个人的身份信任网络项目:identi.fi.

Martti曾多次在北欧和硅谷分享他早期参与比特币和中本聪通信的经历,这次受到了得资本的特邀,首次来到中国进行讲演。

以下为Marrti演讲实录:

Martti Malmi:大家早上好,我是Martti Malmi。首先我感谢易理华能够邀请我来到上海,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是我和比特币的故事,还有一些我的洞见,比如说对于未来加密货币、比特币会有什么发展趋势。

赫尔新基理工大学是我和比特币故事开始的地方。那是2009年,有200多个中国学生生活在这里,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但我没有花太多的时间放在学业上,我更愿意把时间花在和朋友交流、看维基百科以及看社会的趋势等。

我是自由主义者,我相信我们社会当中的很多问题是因为个体没有足够多的自由,不能更好控制自己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或者生活标准。所以,我当时想的就是到底什么样的项目可以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呢?我也对政治感兴趣。比如说通过民主以及民主的选举让每个人从中受益,这是正确的事情。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来改变世界、改变社会。现在,我们有了互联网,有了无数的机会可以让我们带来改变,能够让我们获得一个新的世界。科技到底给社会带来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呢?有什么项目能够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呢?当然可能与钱有关了。

如果在金字塔顶端的话,可以控制货币的权利,使得货币体系中心化。货币是整个世界权利的源泉,是能够掌控别人生命的方式。整个货币系统去中心化可以带来比较大的影响,这是我当时的想法。所以,我开始看现存替代的方案或者替代的货币等,但迄今为止,这些替代货币都不是特别成功,这些还是中心化的货币。也有白金等这样的货币,但从很多方面来看还不如现在所用的中心化货币好。

现在,有了P2P的货币就有了一份白皮书。bitCoinexchange.com网站上面,比特币的白皮书用的就是中本聪的模式。2009年在比特币刚刚发布了几个月之后,我就写了一个白皮书,并且把它下载下来。我读了白皮书之后也消化了一段时间,可以说这是第一个切实解决我刚才所说问题的方案。

没有第三方解决类似的问题时,我遇到了中本聪。他跟我说你现在已经对比特币有了比较到位的理解,然后他给我分配了一些任务,比如说去改善提升bitCoinexchange com这个网站的性能、去维护比特币的论坛,之后他也告诉我C++能够去改善比特币软件的性能。第一年,中本聪可以说是比特币团队的核心了。

生产比特币很多种不同的方式。比如说CPOU等,能够进行比特币相关的操作,或者说是进行比特币挖矿的操作,当时我的钱包里就有五万五千个比特币了。中本聪要求我做的就是让我的比特币节点不停的运转,提供不间断地比特币服务。

在2010年早先的时候,我就开发了自动的比特币交易系统,我自己运营了这个系统一段时间。它给我的感觉更多是一种意识形态,包括怎么样让大家接受比特币,让比特币流通起来。BitCoinexchange.com网站是我发起,它的流量也越来越大,但是赚钱不是我的首要任务,它的推广和接受性是我所关注的。

我也不确定这个网站在当今中国可不可以流通起来。别人也在建立一些比特币买卖的论坛,但随着业务一点一点的壮大,我们现在也还在持续每年的比特币买卖业务。我们有一个比特币的社群,在2010年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加入。

那个时候我是管理服务器的,后面的服务器失败了,然后我又去寻找了另外的服务器,重新把服务给续上了,这对社群来说也是重大的转折点。随着流量越来越多,越来越有名,服务器的质量也需要相对的提高。

之后,我们发现有更多的机构接受比特币这样的一种形式了。但是,中本聪本身对此也有些自己的看法,他会评论别人所说的话,这些评论都是针对我们社群的。这也同样给比特币的声望又加了一笔,应该说是比特币的第二大的影响。然后有人就开设了这样的交易网站,信息传播得非常快,也有无数科技怪咖开始关注比特币,每天都发布一些比特币的消费和讯息。还有甚至是我们的众议院、国会议员也在招募比特币。

2011年是我称之为"比特币披萨"的一年,因为有一半的比特币或者我的资源就进行了置换。我在芬兰存储了一万比特币,当时我辞职去日本学日语。在我看来,当时比特币进展还是非常顺利的,大家也非常得看好。有一些非常可靠的工具,但是当时非常少的,量还没有上去。几年之后规模就扩大了,这是全世界首批也是建筑在芬兰的系统,专门来生产首批工业化的比特币。对我来说它之前还是存在数字世界的,这次不一样了,它是存在工业世界里,这个地区在芬兰老旧的钢厂里面。

除此之外我的生活也不乏跟很多人交流和互动。 2014年我去了阿姆斯特丹的比特币大会,我感觉非常惊讶,因为比特币非常受欢迎。后来我去了MONI的公司做比特币的集成工作。我知道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比特币支付卡,但是我希望这一点在未来可以得到改变。比特币支付卡规模还没有起来,我有些失望。因此我在MONI继续贡献我的力量,希望大家能够接受这样一种支付卡的方式。

2015年之后,我发现区块链已经成为人们新的话题,而不是比特币。为什么呢?这是由高盛以及其他的投资公司积极推行的概念。因为比特币他们很难去驱动背后的科技,而区块链不同,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推动力去推动区块链的发展,包括很多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也开始这方面的尝试和探索,还有很多的信息以及很多的媒体都在报道。所以这个宣传非常迅猛。大家可能对背后的科技部分有点一知半解了。

2017年,可谓是货币代发的一年,这有它自己的利弊。它的优点是一种更可及、更有效地作为大公司初始筹集资金的办法,因为它是基于财务系统集资的办法。比如说我们为欧洲公司做了货币代发,在全世界来看就可以通过货币代发的方式筹集资金。可能很多人不相信这个,但是货币代发对于很多的公司是非常有用的。对于我来说当中用什么样的协议是很重要的。它有法律约束性的权益,可以进行相关的监管。

2018年,未来的加密货币是什么样呢?我自己应该充分利用比特币,我想在中国也有相关的应用。我欢迎来自其他代币或者加密货币的竞争,这样比特币才能更好的发展。我们通过共同的努力也可以让比特币更有价值,让它销售得更好。

比特币挖矿会产生热量,产生的热量可以供应当地的能量需求,这就是未来的货币。我相信我们会有集成网络把允许的货币交易集成在一起,这样微型支付就能够进行基础设施去中心化网络或者市场的构建。比如说文件的存储CPU等不是依赖能源公司或者数据中心,这样才能促进货币之间的竞争,创建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如果不进行容易的货币交换和交易的话,就不能在同样的支付系统中建立起公平竞争的环境。

引入货币竞争能够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加密货币可以使基础设施进一步去中心化,如果是有这样的支付系统就可以进行各种各样去中心化市场的搭建,就像刚才所说的能源。比如说是在供应商还有需求方直接的交易,不需要其他的中间方的介入,这也是我非常期待未来能构建起来的去中心化机制,社会供需之间的平衡会保证它的安全。同时我也想强调一点,不仅仅是货币的去中心化,还是有更多去中心化的APP或者应用让每个人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轻松。

中本聪和比特币的关系是什么呢?

中本聪和比特币的关系是什轿猛么呢?一、中本聪用比特币干掉任性的“中心化”比特币从刚开始到今天,已经上涨了数万倍,以至于无论是圈内人还是圈外人,都难免感叹一句:我当年怎么没早点买比特币呢!事实上,比特币刚开始可不是为了给大家炒币致富的,而是定义为一套电子现金系统。为什么这么说呢,2008年,有个叫“中本聪”的人写了一篇名字叫作:《比特币:一个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论文,这是一篇非常严谨的论文,里面并没有涉及到投资、致富这样的话题。为什么要发明这样一套系统?是银行卡、信用卡支付不好用?还是银行服务不便捷?都不是。现如今,尽管纸币还是主要的货币形态,但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时代仿佛已经过去,现如今就算路边的小商贩也大多都是微信支付宝付款,微信转账、支付宝转账已经成为新时代的主要生活方式。在 2008 年的时候即使没有微信、支付宝,但仍有银行卡、信用卡,那么比特币这样的概念为什么会诞生呢?比特币诞生的时代背景:2008年全球正处于严重的金融危机,美联储不断增发货币加剧了通货膨胀,中本聪认为处于完全中心化余圆的中央银行并不靠谱,对于现金的增发任意为之,针对这一点着实过分!基于这种大环境,他开始思考:怎么样遏制这个“任性”的中央权威,不让它时不时就增发或者减少发行现金......经过几个月的思考和研究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干掉美联储肯定是不现实的,但我可以重新做一套货币系统,用全新的金融系统体系去制衡或者干掉美联储这种权力机构!换句话说:既然美联储是“中心化权威”,遏制它的方式当然就是“去中心化”!于是,他通过对之前已经发放的数字货币 B-money和HashCash等的深入研究,创建了一个点对点的、完全去中心化的电子现金系统,也就是现在的比特币。点对点、去中心化意味着什么?我们举个例子:假使你给小明转2000块钱,如果用现在的支付方式,这个2000块钱的流转过程是这样的:你——银行|微信|支付宝——小明,也就是说,这2000块钱要经过“银行|微信|支付宝”这样一个中转站才能到达小明手里。如果是比特币呢,2000个比特币的流程是这样的:你——小明,直接支付收款,完全除去了中心化的监管,自己的资金自己完全掌握控制权,一个绝对自由的金融体系系统自此诞生。所以,比特币最早的建立初衷并不是让人实现“一夜暴富”的造富神器,也不是一种简简单单的加密数字货币,而是一套去中心化的电子现金系统。他要改变的不是货币和支付形式,他是要创造对于金融领域的一种完全自由自控的超时代产物。比特币这套电子现金系统,融合了P2P、密码学、经济学等多重现有的学科,在比特币的诞生中,中本聪更像是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他善于把原有的技术手段整合利用,做成一套让人耳目一新的“新”产物。二、中本聪到底是谁?中本聪这么厉害,他到底是谁?答案是:不知道。“中本聪身世之谜”可以说是当代区块链行业最大的未解之谜了。不止有人的地方有江湖,其实,有“谜”的地方也有江湖。“中本聪”的名头实在是太响了,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人站出来说:“我就是中本聪”;或闭毁桥者,“他就是中本聪”。中本聪真实身份猜测之一:多利安·中本多利安·中本是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日裔美国人,“哲史”是他出生时的名字(“中本哲史”这个名字,是“中本聪”的日本媒体翻译版本)。除了名字相同以外,多利安在接受采访时亲口说:“我已经不再参与它了,不能讨论它。它已经被转交给其他人。他们现在在负责。我已经没有任何联系。”但随后,多利安澄清,自己所说的事情是之前从事的军方保密工作,并不是比特币。P2P基金会的中本聪账户也在尘封五年之后发了第一条消息,称:“我不是多利安·中本。”中本聪真实身份猜测之二:望月新一日本数学家望月新一的研究领域包含比特币所使用的数学算法。而且,望月新一一般不使用常规学术发表机制,而是习惯独自工作。不过,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设计比特币所需的密码学并不是望月新一的研究领域,望月本人也否定了自己是中本聪的说法。中本聪真实身份猜测之三:尼克·萨博尼克·萨博之前是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教授,热衷于研究去中心化货币,也喜欢使用化名发表学术作品,他曾经发表过一篇关于“比特黄金”的论文,被认为是比特币的先驱。不过,他在一篇文章中表示:中本聪是继他之后少数对比特币算法感兴趣的人,暗示自己并不是中本聪本人。中本聪真实身份猜测之四:哈尔·芬尼哈尔·芬尼是一位著名的密码朋克和密码学家。他是2009年第一个从中本聪那里接收比特币的人,还是第一个下载比特币客户端的人。然而,哈尔·芬尼在2014年去世之前否认了他是中本聪的说法。中本聪真实身份猜测之五:克雷格·史蒂芬·怀特克雷格·史蒂芬·怀特是一位澳大利亚的企业家,也是首位公开承认自己是中本聪,声称自己拥有中本聪的加密签名档和早期的比特币地址私钥,但这一言论饱受质疑,人们认为这两个证据其实很容易获取到,并不足以能够证明中本聪的身份。因为时常在公开场合叫嚣自己是“中本聪”,他获得了一个外号“澳本聪”(澳洲的中本聪),当然,这是一个戏称。中本聪真实身份猜测之六:“中本聪”是一个团队,而非个人中本聪在发言和程序中,切换使用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并且随机在全天不同的时间上线发言,似乎账号有多人操纵。比特币核心开发团队工作人员认为,其算法设计过于精良,不像是一个人单枪匹马所能完成的。中本聪真实身份猜测之七:“中本聪”只是一个虚构身份这种猜测的依据在于,中本聪极少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在P2P基金会网站的个人资料中,他自称是居住在日本的37岁男性。然而,他在公开场合从来没有使用过日语,而是使用非常纯正熟练的英文。用他的姓名在网上搜索,也无法找到任何与这个人相关的信息。中本聪为什么不现身呢?早在2015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金融学教授巴格·乔杜里便提名中本聪为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候选人,尽管获此殊荣,中本聪也一直没有出现。中本聪为何把自己包裹在层层加密的代码下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隐匿身份是为了规避外在风险。发行货币本是一种国家行为,而中本聪发明的比特币,是建立在无政府主义,或者说对政府以及中心化金融机构缺失信任的基础上。加之比特币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不仅如此,还带动了其他数字货币的出现和滋长,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市值是非常巨大的。打击一种现象最常见也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抓典型”,比特币是一众加密货币的鼻祖,尽管它是一种虚拟货币,一旦被一些国家界定为非法发币、纵容经济犯罪等非法行为,中本聪本人或将面临刑事责任。第二,避免自己的个人言论影响去中心化发展进程。我们都知道,币圈大佬的号召力有多强,尽管现在的共识在于,币圈大佬全部是自带流量的网红,但事实的确是,他们振臂一呼,后面的韭菜就蜂拥跟随。中本聪可以说是币圈大佬中的王者级别,他的任何言论和行为都将影响到许多人,因为在大家眼里,他就是权威,这与他所倡导的“去中心化”是完全相悖的。第三,保护个人隐私与人身安全。平日里,大佬风光无线,可是每当遇到币价跳水、主网漏洞等问题,大佬就会被揪出来问责。看看曾经在上海被围追堵截的V神、以及此前饱受争议的EOS创始人BM就知道了。中本聪的身份一旦被公开,将要面临的也许是负面缠绕甚至人身攻击。这样看来,还是被代码包裹的世界更安全。中本聪到底是谁我们暂且不管,尽管他本人身份虚幻成谜,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比特币系统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比特币和中本聪的来历?

08年爆发了金融危机,波及面很广。 但是有一个人,或许不是人,后面会讲到,他认为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因为某个国家滥发货币而造成的,滥发货币自然会造成信任危机,说白了就是人们觉得国家没钱了,所以开始疯狂印钱。 所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让某个国家左右货币的波动从而产生影响。 这就提到了中心化,什么是中心化? 为了好理解我直接举例说明: 比如美元,它是美联储发行的,所以美联储可以随便瞎搞。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某音,某音平台也是一个中心,说白了他想让你看什么你就看什么(不过也有区别,这个被称为2.0时代),他不想让你看你就看不到。 所以在这个人眼里,只有去除了中心化,就不会引发某些国家滥发货币引起金融危机,于是在2008年这个人在某个地方发表了比特币,它是一个点对点的现金系统,意思就是跳过银行,实现所有人互相直接交易。 接下来说下这个人中本聪,到底是不是个人也不清楚,根据我的调查,中本聪可能不是一个人,因为他发表的这个东西基本是一个完全体。 要知道08年金融危机,这货直接在年底就发表了。这么快的时间很难做的这么完善,其实比特币的系统并不复改御杂,相信学软件的基本都知道,复杂的是他天马行空的想法。 如果是一个人这么短时间是不可能搞出来的,除非他很早就开始了,这也说不过去,很早搞这个是因为什么?毕竟大部分人不会在这上面动刀。 所以最大的可能是一个团队,这个团队的目的是什么? 真的向他说的那样为了金融危机?也不一定。 也有人猜测是某个国家的巧陵人想要挑战美联储的权威而搞出来的。 但是也有问题就是这个项目的保密程度,我查了很多资料,在比特币出来以前一点风也没有,如果是一个团队那么这么保密基本是不可能的,除非是某个特殊的团队,比如军方之类的,当然,也不排除就是一个人。 当然,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我对这句话深以为然! 1976年,某个老人完成了货币的非国家化一书,在那个年代人们认定法定货币是唯一的存在,只有这个老人不以为意,它认为各国政府不能垄断货币创造,说白了他的想法就是百花齐放,但是这是一种理想主义,根本不可能实现,谁都有发行货币的权利,谁来监管?这是时代的退步,相当于回到了过去以物换物的形态。 几乎就在同孝歼戚时,公钥密码学的新时代到来,比较复杂,简单点说产生了无政府的可能,遭到好多人反对,这也引起了后来比特币的诟病。 所以好多人都说,比特币的诞生,是一种必然,总有人民想要放荡不羁爱自由。 比特币刚出来引起了轰动,但是仅仅限于某个圈子,其实大多数人还是没感觉的,比如我就觉得它是骗子。 比特币上线是很快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它其实并没有那么难。

我就是你们要找的中本聪,那个有100万比特币的人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那个设计出比特币的人,名字叫中本聪。却鲜有人知道,中本聪到底是谁,围绕我真实身份的探讨和猜测已经持续了很久,到今天仍在继续。而今天,我想在这里公开,我就是你们要找的中慎槐本聪,那个有100万比特币的人。 设计比特币的想法最早产生于2007年,那一年美联储降息救市,苏格兰银河吞并荷兰银行,默多克拿下道琼斯,微软向欧盟低头,而我,正在北美某地区做一名教员。世界的中心化浪潮愈演愈烈,而我,则在浪潮之巅目睹着世界经济危机的加剧。那时的我开始思考,一定有一种方法,可以实现不需要借助任何可信任的第三方来实现信息的传递。正如Lazlo在10年6月18号那天问我的那样,我也用同样的答案回答了他。 秉持着这样的原则,我开始着手进行创造一种不借助可信第三方的电子现金解决方案,那时这个方案还没有名字,后来我们叫他比特币(bitcoin)。 这是个宏大的项目,打从一开始我就很清楚一旦项目问世,注定改写 历史 ,但正因为项目太过宏大复杂,仅仅只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我的数学不算太好,在函数汇集的领域颇不擅长。但尽管如此,我仍然希望他在问世的那一天可以尽善尽美,所以带着近乎偏执的狂热与执着优化和完善着代码,整理思路和逻辑,同时寻求更多人的帮助。 2008年是11月1号是值得记录的一天,我将我成果的精髓整理成一份pdf,发布在“metzdowd”网站的密码学邮件列表中,题目是《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现在你们的你们或许更愿意叫他比特币白皮书,而在这之后,我开始频繁的活跃在Cryptography邮件列表、Sorceforge开发平台、P2P Foundation和Bitcointalk论坛,我希望更多的人使用,理解它,并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帮助我一起将它完善的更好。 那时,我第一次留下了自己的身份信息,1975年4月5日出生,日本人,男性,虽然是捏造的。1975年,美国总统福特签署法令,规定公民持有黄金合法。而42年前的4月5日,总统罗斯福的6102号法令,却规定公民持有黄金非法,黄金的价格应声而涨。所以这一次,我想告诉你们,你们同样可以合法地持有数字黄金,黄金的价格同样会涨,还有。 总统是靠不住的。 2009年1月3号,比特币POW算法的客户端开发完成了,没人知道,也没人会用,我很清楚,但我坚信假以时日,这个客户端一定会发出让世界震颤的力量。客户端运行,挖矿开始了,难度为1,CPU开始发热,风扇的声音更响了,嗡嗡嗡,像是蜜蜂的蜂鸣,采集属于数字世界的蜂蜜,50个比特币在无声中诞生高庆了,这是属于创世区块的第一笔数字黄金。我拿起当天的泰晤士报,头版上写着,“财政大臣正处于实施第二轮银行紧急援助的边缘”,很好,银行不再需要援助,财政大臣也不必为之头疼了,不是吗。我将这些话留在了比特币创世区块的下面,希望世界可以永远记住今天。 但这份殊荣并不只属于我,在这前后,我从萨博,戴维跟宽念友哈尔·芬尼那里获得了巨大的帮助,感谢你们的付出和指导,没有你们,就不会有现在的比特币。 这之后我们开始了漫长的优化和完善之路,越来越多的有志有识之士加入到完善这个项目的工作中来,我们交换意见,分工,取长补短。毕竟人无完人,我在开发第一个windows版本的比特币客户端上就出现了重大的失误,是很严重的安全漏洞,而哈尔·芬尼联系了我并指出这些,然后又花掉两个星期的时间跟我一起完善,才让这第一个windows版本的比特币客户端不再报错。 我曾在论坛里告诉很多人,如果20年后比特币没有消失的话,那一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这是一个很多人一起贡献的杰出项目,是世界级的,而很多论坛里做出贡献的人却说这是中本聪想到的,是中本聪做的,我不喜欢这样,我感谢每个人做出的贡献,而过强的个人主义色彩也一定会影响他的发展,同时,这个刚刚诞生的系统太过脆弱,一点点的外力都足以摧毁他,全世界的人又对他知之甚少,所以我小心再小心,不希望在任何方面出现差错。 名字是假的,资料是假的,挖矿是匿名的,邮件是PGP加密的,上网使用tor桥接,最后,在合适的时间退出,不再回来。这样所有的人都会知道是个叫做中本聪的神秘人发明了他,而他却早已消失,所以你们可以放心使用,公平的参与,没有私心地推广,帮助这个系统越来越强大。在这一点上我每天都很注意,语言甚至也会混用英式英语跟美国俚语,我确信自己做的足够好。 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尽管这个机会并不是我选择的。10年12月5日,维基解密泄露了美国外交电报,整个社区开始呼吁维基解密接受比特币捐款以打破金融封锁,这不是个好现象,而且我也并不欣赏阿桑奇的任何做法,因为这个新生的系统太过脆弱了,我不希望比特币过早地牵涉到这些事件当中,这会影响他对公众的第一印象。同时,深网交易,投机市场“丝绸之路”的出现都让我倍感挫败,我也无法否认比特币本身确实对这些事件具备很好的适性,可这和我的初衷几乎背道而驰,这些使用者们不是罪犯就是恶棍,并非真正的自由主义者。但同时,这些事情的出现让我开始有些明白,比特币的发展开始有些失控了,社群中支持我主张的人没有想象中那么多。我知道,差不多应该离开了,这里有来自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和密码学精英,他们可以帮助比特币越来越强大,尽管事情的结果已不可控,但我仍然相信他会越来越好。所以我开始有意降低活跃的次数,教员的工作也已近尾声,这是个最合适的机会离开这里,在回答了几个优化方面的小问题之后,我决定要回中国了。 尽管不再参与,回国后我仍一直关注着比特币的进展,账户里也一直躺着最早期默默参与挖矿时挖到的100万比特币,他们分散在很多个账户里,我一一将他们保存好,因为一定会有用到他们的一天。比特币也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期间有很多人冒充我,你们也一直在试图寻找我,我不得已曾去账号上发过消息,没什么特别的意义其实,只是想告诉你们,别再找了。 时至今日,比特币已经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我也仍然对深网和“丝绸之路”的事情深感遗憾,没有他们,比特币可能会发展的更好,会有更多的人没有成见的接受并使用它。但今天的一切仍让我感到自豪,希望曾付出过努力的每个人也都是一样,谢谢你们每个以此为业并不断耕耘的人,而我这100万比特币则像是一个达摩克里斯之剑悬在你们头上,所以在如此糟糕的市场环境下,我依然愿意站出来告诉你们世界属于你们。 所以我想,把我100万比特币的资产全部拿出来分给你们,让你们相信这个系统是真正公开透明属于全人类的。当我写下这些的时候,比特币已经挖出超过56万个区块,当第70万个区块被挖出时,我会将这些比特币转给挖出这个区块的矿工,说到做到。 最后,增发真的是个蠢到家的想法,你们在毁掉未来数字世界的价值锚定物,增发会有其他币种去做的,轮得着你们操心吗,做好侧链一切都好。但这没关系,这不会毁掉比特币,仅仅是多了一个有些可笑的分叉而已,不是吗? 为了验证上面我所说的一切,我会留下我的ECDSA数字签名供任何人校验,指向比特币高度为0的创世区块: 我,曾是那个中本聪。 感谢哈希派《中本聪,我找到你了》和Twitter @CSW提供的部分信息 感谢知乎《中本聪有能力用一句话毁灭比特币吗?》匿名高赞答案 感谢Albacore labs提供的验证签名生成工具,It’s not real. 致敬中本聪,那个改变世界的陌生人。 #比特币[超话]# #数字货币# #欧易OKEx#

发表评论

  • 人参与,条评论

热门阅读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