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站长
老司机 路子野 随时超车
国内很少关于矿池的详细讲解----这也许是大部分矿池有不可告人秘密。
先解释几个关键词:
爆块-----矿池团体算力进行挖矿 产生的新块区奖励-----每生产并确认一个块区,对所有矿工(或者说)进行奖励,奖励到矿池钱包,如狗币目前每个块区奖励12.5万个狗币。
死块-----孤立块,确认越快和爆块时间越快的币种 相对来说多一点--比如狗币 无限币等理论
爆块速度-----按照公式:1小时内块块区*(矿池速度/全网速度)= 50分钟一个块*全网难度/目前难度实际
爆块速度-----每个MPOS均有爆块进度--超过50分钟没爆块 那么矿池进度会显示100+%。进度低于100%就爆块,那么就是所谓的奖励。如79%进度就爆块,那么理论多分红21%。(爆块是随机的,矿池算力越大,爆块速度越快,当然你的平均SHARE值就会低很多)
A值:同等难度,A值越多,SHARE值越高。难度越高,单个SHARE值越高
R值:拒绝率,和矿池链接速度有关,延时越低,拒绝率越低。同时也和矿池优化有关,有效的NOCEN接受度越高,拒绝率越低。其实两者的含义差不多,实际分别要深究。
HW:硬件错误(和矿池无关,自身硬件决定)手续费:按照爆块为手续费,如狗币,每爆块一个125000(约),那么手续费为1%,那么矿池拥有1250个。 这些可以在块区链查询。SOLO挖矿--------自己开启钱包作为节点矿池,去碰撞HASH值,碰撞到了,那么此次块区奖励全部你个人所有----如狗币,一次爆块12.5万,那么这次为你个人所有。
P2P挖矿---------以全网挖矿钱包为节点矿池,去碰撞HASH值。
挖矿所得=全网钱包算力比例分红。
下面是矿池部分。
1:PPS------------只要有A值(share值)就会有入账,根据理论爆块分红。所以不管爆不爆块,你都会有立刻的奖励。所以矿池要承担很大的风险。要有一定实力和算力的矿池才能做PPS。此奖励无需确认,可立刻获取到你的全矿池比例SHARE值分红。
2:PPLNS---------------和实际SOLO挖矿一样,所有人组队挖矿。按照设置轮数SHARE值分红(默认是10轮),10轮内分红给矿工,所有即使你第一轮离开,你也会得到分红,--直到你的SHARE值为0. PPLNS 相对来说,需要矿工长久的对矿池提供算力,才会得到比较良好的收益。
3:PROP----------------和实际SOLO挖矿一模一样。 不过为一轮结算,SHARE值一次性分完。(矿池就是你的SOLO钱包,但是矿池算力大,爆块概率比你个人SOLO会高很多)
4:RBPPS---------------- 和PPS 一样的原理,但是排除了死块的奖励。需要确认了不是死块,才能获取到和PPS一样的分红。 如COINOTRON的RBPPS手续费为2.5% PPS为4%。 其实选择RBPPS更加为妙。因为莱特币的孤立块极少。
目前全球大型矿池,基本是PPS 4%或以上手续费。推荐一个比较低调的国内矿池www.f3pool.com 是 PPS 1%手续费的。(F3POOL 大概有15G莱特币算力,全球排名前五)PPS 一般手续费较高,因为矿池风险较高。PPLNS 一般是1%-1.5% 。RPOP 一般是1%RBPPS--- 1.5-2.5%选择一个矿池,记住一个点,矿池算力一定要超过全网算力1% 以上,这样对矿工会比较公平。毕竟爆块越多,矿池和矿工都有益处。
矿池指的是:由于比特币全网的运算水准在不断的呈指数级别上涨,单个设备或少量的算力都无法在比特币网络上获取到比特币网络提供的区块奖励。在全网算力提升到了一定程度后,过低的获取奖励的概率,促使一些“bitcointalk”上的极客开发出一种可以将少量算力合并联合运作的方法,使用这种方式建立的网站便被称作“矿池”。扩展资料:矿池的存在降低了比特币等虚拟数字货币开采的难度,降低了开采门槛,真正实现了人人皆可参与的比特币挖矿理念。但其弊端也非常明显,因为算力接入矿池,作为毕埋矿池来说,将掌握极其庞大的算力资源,在比特币世界中,算力代表着记账权,算力扰圆即是一切手李蚂,如果单家矿池算力达到50%以上,将可以轻易对比特币等类似的虚拟数字货币发动51%攻击,其后果是非常可怕的:矿池可使掌握剩余49%算力的矿池颗粒无收,瞬间退出竞争并倒闭破产,矿池算力超过50%以上,如果发动51%攻击,将能轻易占据全网全部有效算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矿池
这是用来“挖”比特币的,人们把能得到比特币的地方比作比特币矿池。比特币是由一名刻意隐藏自己真实身份的神秘人士于2009 年1月设计出来的一种数字货币,很快风靡网络,大有与各种货币较量一番的味道。简单来讲,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代码,而不是通常人们理解的那种真实货币,它并不由某个特定机构去发行,而是依据其已经设计的内在算法去获取,因此在运行大量的运算并产生的过程,需要依赖更大更好的服务器系统的帮助,于是,就有人专门考虑怎样弄出最好的服务器去“挖”得更多的比特币。 因此,最简单的理解,比特币矿池就是一些专门抱团或者组队挖比碧岩特币的服务器,他们把可能在其间产生比特币的指向称为矿池。比特币每10分钟产生一个区块,通常悔贺御有上千万人争夺,但这个区块最终只能归1个人所有,而更多地人只能颗粒无收。你也许要挖很多年才有可能获得一个区块。 现在有人聚合大家的力量一起组队共同去矿池挖矿,一旦参加的某人获得了一个区块,那么就得将区块中的货币按大家提拍缺供的运算性能来分,抱团的结果就是能为了能够更快获得比特币。于是,就形成了许多针对挖比特币的地方——爱比特矿池,目前常见的比特币矿池有PPLNS、PPS、DGM、P2Pool等几种。
矿池排名:1.SparkPool(星火矿池)、2.Ethermine、3.F2Pool、4.FlexPool、5.Hiveon、6.Nanopoo拓展资料:①随着整个比特币网络的计算水平持续指数级提升,单个设备或少量计算能力都无法获得比特币网络在比特币网络上提供的区块奖励。全网算力提升到一定程度后,获奖概率较低,促使《比特币谈话》上的一些极客想办法将少量算力结合在一起,这样搭建的网站被称为《矿池》。 在这一机制中,无论个别矿工能够使用多少算力,只要通过加入矿池参与挖掘活动,无论是否成功挖掘出有效数据块,都可以通过贡献矿池获得少量比特币奖励,即多人合作挖掘,比特币奖励也由多人根据贡献分享。②在中本聪论文中描述的比特币世界中,整个网络平均每10分钟产生一个区块,每个区块包含50个比特币(现在是12.5,比特币每四年左右减半),而一个区块只能被一些幸运的人挖走。直接拥有50个比特币镇激(现在是12.5,比特币每四年左右减半),而其他人则一无所有。挖掘概率与矿工投入的设备计算能力成正比。这注定了,如果比慎明特币挖掘参与者数量庞大且分散到一定程度,那么发现比特币的概率将无限接近于零,类似于中奖。也许一台矿机投入开采,开采一个区块需要5到10年的时间,这让比特币开采陷入尴尬境地,让普通人几乎无法参与。③矿池的存在降低了比特币等虚拟数字货币的挖矿难度,降低宽旅告了挖矿门槛,真正实现了人人可参与的比特币挖矿理念。但它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因为连接到矿池的计算能力,作为一个矿池,将拥有极其巨大的计算资源。在比特币世界,算力代表记账权,算力就是一切。④如果单个矿池的计算能力达到50%以上,就很容易对比特币等类似虚拟数字货币发起51%的攻击,后果非常可怕: 垄断矿业权,可以使矿池颗粒剩余49%的计算能力无人收获,瞬间退出竞争和破产,矿池计算能力超过50%,如果发动51%的攻击,将轻易占据全网所有有效计算能力。 垄断记账权,通过51%的攻击可以进行双重支付,一笔钱可以多次使用,会直接破坏比特币等信用体系,让其信用化为乌有。 垄断分配权,由于单个(或可能是多个)矿池通过51%的攻击占用全网计算能力,会迅速挤占剩余矿池,导致其关闭。由于没有竞争,矿池可以自行分配收入,并向矿工收取过高的手续费等过高的税款和杂税。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关于矿池的一些常见术语全面解读内容由互联网整理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0792jiaju.com/post/1216.html,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